来源:日经中文网 2018-11-16 16:34:21
作者:西村友作
2018年10月25日至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终于结束了日本首相7年未正式访华的“空白期”。中国媒体充满善意地报道了安倍的访华,日本国民也给予高度评价。日本经济新闻社(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的舆论调查显示,对于安倍正式访华“给予好评”的人占71%,大幅超过“不予好评”的20%。
我从2002年开始在北京生活,一直关注剧烈摇摆和动荡的中日关系。2012年跌至最差的中日关系,在最近几年逐渐恢复正常。热切期待以此次安倍访华为契机,中日关系将开启“新时代”。
近年来中日关系逐渐改善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双方对彼此的“理解”不断加深。在人际关系上也是如此,理解是一切的基础,没有理解就不可能有“友好”。
中国人对日本“理解”加深的原因之一是访日游客的增加。日本国家旅游局(JNTO)的统计显示,2013年仅为131万人的访日中国游客人数到2017年达到736万,预计到今年底将达到900万人。随着赴日游客增加,中国人对日本的印象也得到大幅改善。日本言论NPO和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的联合舆论调查显示,对日本的印象持“好”或 “相对较好”的中国人在2013年降至历史最低的5.2%,但2018年首次超过40%,达到创历史最高记录的42.2%(图1)。
因为印象好去日本还是去了日本印象才变好的因果关系不甚明朗,但对另一方的“印象”和访问带来的“理解”具有较高相关性,这一点毫无疑问。
(图1) 访日中国人数与对日印象
(数据来源)对日印象数据出自日本言论NPO和中国国际出版集团,访日中国人数据出自日本国家旅游局。
(注)2018年数据是依据2018年上半年实际比上年增长23.6%自主推算了全年总人数。
另一方面,对中国抱有好印象的日本人仍比较少,访华日本人也表现低迷。访华日本游客人数相比创出历史最低的2015年的250万人略微增加,对中国抱有好印象的日本人也在逐渐增加,但在2018年的调查中仅为13.1%,与中国相比依然很低(图2)。
(图2) 访华日本人数与对华印象
(数据来源)对华印象数据出自日本言论NPO和中国国际出版集团,访华日本人数据出自中国国家旅游局。
主要因素之一是日本媒体和互联网上充斥的有关中国的负面信息。
2018年7月,以清华大学的日本留学生为主体的中日交流暑期项目在北京实施。该项目以16名日本高中生为对象。参加的很多学生表示,通过此次交流,此前仅通过媒体和互联网形成的对中国负面印象发生了很大改变。
例如,“因为媒体报道的中国的糟糕形象,不能说日本人对中国的印象正在变好”,“说实话,我从日本媒体得到的对中国印象是‘以自我为中心,比不上日本’,但在留学时碰到的很多中国人都非常大方,很照顾人”,“在参加这个项目以前,我对中国这个国家的印象绝对说不上好,都是空气不好、社会不发达、不讲礼貌、反日等。这次实际来到中国,我深切感受到,那只是通过媒体这种相当狭窄的框架看到的中国,这是一种偏见”。
现在的日本人需要的是对中国有“正确的理解”,而不是“偏见”。如果像参加该项目的高中生一样,实际去到对方的国家,与当地民众接触机会增加的话,自然会加深对中国“正确的理解”。
在经济方面,安倍首相在与习近平主席的首脑会谈上提出,中日关系将“从竞争转向协调”,能够实现这种转变的正是经济领域。在同一天举行的“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上,两国企业和政府机构签署了与基础设施投资等相关的约50份备忘录。作为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和日本共同推进国际合作业务无疑将为第三方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在推动国际合作方面,日本积累了丰富经验。例如,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对发展中国家等开展国际合作,2017年度在14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742个项目,总金额达2.1958万亿日元。日本国际协力机构自1974年成立以来,积累了很多国际合作项目的经验,应该能与中国在第三方市场合作发挥这一优势。
从企业层面来看,中国企业与日本企业的优势具有互补关系。例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企业具有很强的成本竞争力和在国内外基建项目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日本企业则在节能和环保等技术层面具有优势。对于中日企业来说,合作将促进商机扩大,同时还将推动第三方市场的发展,无疑将实现“三赢”的结果。
回顾过去,中日关系在“逢8”的年份呈改善倾向。1998年江泽民主席访日、2008年胡锦涛主席访问日本。2018年李克强总理和安倍首相也实现了互访。
恰好在40年前缔结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经过1998年的“二十弱冠”、2008年的“三十而立”,迎来了2018年的“四十不惑”。从民间层面来看,有必要实际前往对方国家,进一步加深对当地民众和文化的“正确理解”。另外,在企业层面,如果不能跨越文化和商业习惯的差异,双方下定决定全力以赴,协调只是徒有其表。今后不管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中日友好关系能否都能“不惑”呢?这取决于中日两国国民的努力。
西村友作: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教授,1974年生于日本熊本县。1995年首次访问深圳,随后决心到中国留学,自2002年起在北京生活,2010年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随后成为被该大学正式录用的首位日本人专职教师。兼任日本银行北京事务所客座研究员。专业是国际金融。本文原题为《“四十不惑”的中日友好》。
来源:日经中文网 2018-11-16 16:34:21
作者:西村友作
2018年10月25日至27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终于结束了日本首相7年未正式访华的“空白期”。中国媒体充满善意地报道了安倍的访华,日本国民也给予高度评价。日本经济新闻社(中文版:日经中文网)的舆论调查显示,对于安倍正式访华“给予好评”的人占71%,大幅超过“不予好评”的20%。
我从2002年开始在北京生活,一直关注剧烈摇摆和动荡的中日关系。2012年跌至最差的中日关系,在最近几年逐渐恢复正常。热切期待以此次安倍访华为契机,中日关系将开启“新时代”。
近年来中日关系逐渐改善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双方对彼此的“理解”不断加深。在人际关系上也是如此,理解是一切的基础,没有理解就不可能有“友好”。
中国人对日本“理解”加深的原因之一是访日游客的增加。日本国家旅游局(JNTO)的统计显示,2013年仅为131万人的访日中国游客人数到2017年达到736万,预计到今年底将达到900万人。随着赴日游客增加,中国人对日本的印象也得到大幅改善。日本言论NPO和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的联合舆论调查显示,对日本的印象持“好”或 “相对较好”的中国人在2013年降至历史最低的5.2%,但2018年首次超过40%,达到创历史最高记录的42.2%(图1)。
因为印象好去日本还是去了日本印象才变好的因果关系不甚明朗,但对另一方的“印象”和访问带来的“理解”具有较高相关性,这一点毫无疑问。
(图1) 访日中国人数与对日印象
(数据来源)对日印象数据出自日本言论NPO和中国国际出版集团,访日中国人数据出自日本国家旅游局。
(注)2018年数据是依据2018年上半年实际比上年增长23.6%自主推算了全年总人数。
另一方面,对中国抱有好印象的日本人仍比较少,访华日本人也表现低迷。访华日本游客人数相比创出历史最低的2015年的250万人略微增加,对中国抱有好印象的日本人也在逐渐增加,但在2018年的调查中仅为13.1%,与中国相比依然很低(图2)。
(图2) 访华日本人数与对华印象
(数据来源)对华印象数据出自日本言论NPO和中国国际出版集团,访华日本人数据出自中国国家旅游局。
主要因素之一是日本媒体和互联网上充斥的有关中国的负面信息。
2018年7月,以清华大学的日本留学生为主体的中日交流暑期项目在北京实施。该项目以16名日本高中生为对象。参加的很多学生表示,通过此次交流,此前仅通过媒体和互联网形成的对中国负面印象发生了很大改变。
例如,“因为媒体报道的中国的糟糕形象,不能说日本人对中国的印象正在变好”,“说实话,我从日本媒体得到的对中国印象是‘以自我为中心,比不上日本’,但在留学时碰到的很多中国人都非常大方,很照顾人”,“在参加这个项目以前,我对中国这个国家的印象绝对说不上好,都是空气不好、社会不发达、不讲礼貌、反日等。这次实际来到中国,我深切感受到,那只是通过媒体这种相当狭窄的框架看到的中国,这是一种偏见”。
现在的日本人需要的是对中国有“正确的理解”,而不是“偏见”。如果像参加该项目的高中生一样,实际去到对方的国家,与当地民众接触机会增加的话,自然会加深对中国“正确的理解”。
在经济方面,安倍首相在与习近平主席的首脑会谈上提出,中日关系将“从竞争转向协调”,能够实现这种转变的正是经济领域。在同一天举行的“中日第三方市场合作论坛”上,两国企业和政府机构签署了与基础设施投资等相关的约50份备忘录。作为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和日本共同推进国际合作业务无疑将为第三方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做出贡献。
在推动国际合作方面,日本积累了丰富经验。例如,日本国际协力机构(JICA)对发展中国家等开展国际合作,2017年度在146个国家和地区开展742个项目,总金额达2.1958万亿日元。日本国际协力机构自1974年成立以来,积累了很多国际合作项目的经验,应该能与中国在第三方市场合作发挥这一优势。
从企业层面来看,中国企业与日本企业的优势具有互补关系。例如,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中国企业具有很强的成本竞争力和在国内外基建项目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日本企业则在节能和环保等技术层面具有优势。对于中日企业来说,合作将促进商机扩大,同时还将推动第三方市场的发展,无疑将实现“三赢”的结果。
回顾过去,中日关系在“逢8”的年份呈改善倾向。1998年江泽民主席访日、2008年胡锦涛主席访问日本。2018年李克强总理和安倍首相也实现了互访。
恰好在40年前缔结的《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经过1998年的“二十弱冠”、2008年的“三十而立”,迎来了2018年的“四十不惑”。从民间层面来看,有必要实际前往对方国家,进一步加深对当地民众和文化的“正确理解”。另外,在企业层面,如果不能跨越文化和商业习惯的差异,双方下定决定全力以赴,协调只是徒有其表。今后不管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中日友好关系能否都能“不惑”呢?这取决于中日两国国民的努力。
西村友作: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研究院教授,1974年生于日本熊本县。1995年首次访问深圳,随后决心到中国留学,自2002年起在北京生活,2010年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随后成为被该大学正式录用的首位日本人专职教师。兼任日本银行北京事务所客座研究员。专业是国际金融。本文原题为《“四十不惑”的中日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