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蔡慎坤:中国向日本学什么?

关键词:

来源:梦溪不笔谈 2018-10-31 10:04:41

蔡慎坤:中国向日本学什么?

作者:蔡慎坤

日本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虽然日本和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一样,正在走向老龄化,但日本绝不是一个没有创造力,正在衰败没落或者说一无所有的国家。

  安倍晋三高调访华,使得冷清的中日关系迅速升温,官媒也完全变了口吻,连胡锡进也说:中日互怼该结束了。中日社会要相互尊重,肯定、接受对方的长处,坦然面对自己的短处。中国现在强大了,日本很难再对中国构成威胁,中国对日心态需做重大调整。在确立了彼此尊重和共存共荣的大原则后,中日就容易和而不同了。两国需彻底走出日本人说中国“支那”,中国人则叫它“小日本”的相互蔑视。

  今年李克强访日,尽管国内媒体刻意淡化,但很显然,那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暖春之旅。在中日关系发展史上,从来就不乏有识之士,传说中的徐福带着童男童女东渡日本可追溯到秦朝,今天日本的奈良或者京都,有很多古典建筑,都是标准的唐式建筑,盛世唐朝中国更是日本仰慕朝拜的乐土,从唐之后,唐、宋、元、明、清,日本跟中国的交流一直非常密切。

  清末时期,孙中山等一批有识之士以日本为基地,策动谋划了史无前例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统治。新政权成立后,以宽广的胸襟看待中日历史问题,毛主席说中日关系是“不打不成交”。1972年7月,周总理对日本人说:“现在日本新政府离过去发动侵略的日本军国主义已经相当远了,现在我们应该向前看,而不应该向后看,要解决今后的问题。”1978年10月,邓小平访日对裕仁天皇说:“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今后我们要以向前看的态度建立两国和平的关系。”

微信图片_20181030173109.jpg

  1949年之后的中国,由于长期受到西方世界的封锁和外交孤立,日本则是频频向中国示好,更早于美国之前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89年中国再次陷入西方世界的全面制裁与孤立,日本又是第一个向中国伸出橄榄枝的经济发达国家,而且突破性地促成了日本天皇访问中国,这是日本天皇第一次踏足他曾下令侵占过的最大国家。

  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中日友好关系如火如荼,日本是工业大国中对中国援助最慷慨的国家,也是对中国输出技木最多的国家。日本官方发展援助(ODA)数据显示,从1979年至2010年,日本对中国的开发援助总额为3.64兆円,折合2852亿人民币。日本的援助占到了中国接受总体外援的67.2%,高于第二名德国33倍之多。

  日本不象西方世界常常利用中国人权、民主以及政治制度大做文章,走的是一条典型的务实外交路线。从毛时代起,中国就长期着眼于争取日本支持,在官方没有建交时大搞“民间外交”,以民促官,促成1972年邦交恢复。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多来自日本。没有日本早期的经援,中国改革开放很难走到现在,更不可能在东南亚金融风暴以后将外资吸引到大陆,使之成为欣欣向荣的世界工厂。

微信图片_20181030173114.jpg

责任编辑:

蔡慎坤:中国向日本学什么?

关键词:

来源:梦溪不笔谈 2018-10-31 10:04:41

蔡慎坤:中国向日本学什么?

作者:蔡慎坤

日本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虽然日本和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一样,正在走向老龄化,但日本绝不是一个没有创造力,正在衰败没落或者说一无所有的国家。

  安倍晋三高调访华,使得冷清的中日关系迅速升温,官媒也完全变了口吻,连胡锡进也说:中日互怼该结束了。中日社会要相互尊重,肯定、接受对方的长处,坦然面对自己的短处。中国现在强大了,日本很难再对中国构成威胁,中国对日心态需做重大调整。在确立了彼此尊重和共存共荣的大原则后,中日就容易和而不同了。两国需彻底走出日本人说中国“支那”,中国人则叫它“小日本”的相互蔑视。

  今年李克强访日,尽管国内媒体刻意淡化,但很显然,那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暖春之旅。在中日关系发展史上,从来就不乏有识之士,传说中的徐福带着童男童女东渡日本可追溯到秦朝,今天日本的奈良或者京都,有很多古典建筑,都是标准的唐式建筑,盛世唐朝中国更是日本仰慕朝拜的乐土,从唐之后,唐、宋、元、明、清,日本跟中国的交流一直非常密切。

  清末时期,孙中山等一批有识之士以日本为基地,策动谋划了史无前例的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统治。新政权成立后,以宽广的胸襟看待中日历史问题,毛主席说中日关系是“不打不成交”。1972年7月,周总理对日本人说:“现在日本新政府离过去发动侵略的日本军国主义已经相当远了,现在我们应该向前看,而不应该向后看,要解决今后的问题。”1978年10月,邓小平访日对裕仁天皇说:“过去的事情就过去了,今后我们要以向前看的态度建立两国和平的关系。”

微信图片_20181030173109.jpg

  1949年之后的中国,由于长期受到西方世界的封锁和外交孤立,日本则是频频向中国示好,更早于美国之前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1989年中国再次陷入西方世界的全面制裁与孤立,日本又是第一个向中国伸出橄榄枝的经济发达国家,而且突破性地促成了日本天皇访问中国,这是日本天皇第一次踏足他曾下令侵占过的最大国家。

  上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初,中日友好关系如火如荼,日本是工业大国中对中国援助最慷慨的国家,也是对中国输出技木最多的国家。日本官方发展援助(ODA)数据显示,从1979年至2010年,日本对中国的开发援助总额为3.64兆円,折合2852亿人民币。日本的援助占到了中国接受总体外援的67.2%,高于第二名德国33倍之多。

  日本不象西方世界常常利用中国人权、民主以及政治制度大做文章,走的是一条典型的务实外交路线。从毛时代起,中国就长期着眼于争取日本支持,在官方没有建交时大搞“民间外交”,以民促官,促成1972年邦交恢复。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大多来自日本。没有日本早期的经援,中国改革开放很难走到现在,更不可能在东南亚金融风暴以后将外资吸引到大陆,使之成为欣欣向荣的世界工厂。

微信图片_20181030173114.jpg

  日本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虽然日本和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一样,正在走向老龄化,但日本绝不是一个没有创造力,正在衰败没落或者说一无所有的国家。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经历过日本占领新加坡、日本在二战中的毁灭以及不屈不挠重新取得辉煌的时期。清醒明智的李光耀生前多次告诫国民,不把日本当一回事是“极其愚蠢的”。

  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积极实施具有深远影响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让日本全体国民同步分享到了经济增长的成果。尤为重要的是,在实施计划的十余年里,日本社会形成了1亿人口的“中产阶级”,实现了国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真正实现了国强民富的战略目标。

  1960年12月27日,日本池田内阁为了推动日本经济发展,大胆采纳经济学家下村治的建议,通过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Income Doubling Programme):用国民收入的增长来带动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不是像传统的习惯那样,用经济总量的增长来带动国民收入的增长。

  1963年,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是676亿美元,这一经济规模,相当于同期美国的11.4%、西德的70%、英国的78%。1966年日本经济的实际增长率达到13%,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的GDP总量中排在美、德、英、法之后的第五位。1968年,也就是在明治维新100周年的时候,日本的GDP超过西德,在资本主义世界跃居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从那以后,日本一直保持第二的位置,直到被中国超越。

  这期间,日本人均国民收入年均增长10.4%,10年间国民收入增长340%,实际消费水平提高2.1倍。各个阶层普遍享受到经济高速增长带来的收益,基尼系数显著降低,从1964年到80年代中期,日本的基尼系数一直保持在0.26的低水平,失业率也保持在1.1%~1.3%的低位,劳资关系和社会矛盾趋向缓和。

  日本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日本经济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取得这样好的效果,是因为日本把经济发展的目标,确定在全民的收入增长之上,用国民收入的增长来带动经济总量的增长,而不是用经济总量的增长来带动国民收入的增长。以国民收入倍增为第一目标,经济发展就会井然有序,以GDP增长为目标,经济发展必然是畸形和扭曲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成功与当时日本重视智囊建议以及政党、政府密切配合有关,也与日本企业和国民的共同努力有关。

  从日本政府制定的倍增计划来看,日本政府对经济的干预程度超出一般预想。不仅在公共计划部门制定详细实施方案,下达指令性必须完成的任务,对民间则以预测、展望形式制定计划目标,以政府公共行政来推动、诱导、促进企业良性健康发展。日本行会、商会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日本政府制定的倍增计划,广泛采纳吸收了学者的意见,从经济学基本原理出发,科学制定倍增计划,提出了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情况下实现收入倍增。这等于逼迫企业不能继续实行粗放式经营,必须转变增长方式,依靠科技进步,加大力度自主研发,千方百计提高劳动生产率。

  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行为。在日本市场经济体系下,一切与经济有关的要素一旦进入经济体系必然按照资本化运作,成为具备资本价值的资产,并且所有资产都有明确所有者,所有者权益不得侵犯。在日本普遍宣传知识产权不仅仅是资本利益,而且还是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的核心利益。

  知识产权、技术专利是一种极容易流失、易遭到侵权的资本权益。需要举国上下保护知识产权,司法和执法部门严格执法,坚决查处一切侵犯知识产权的犯罪行为。此举,让日本企业放开手脚,大量投资引进技术人才进行自主研发自主创新,从而保证了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对技术的需求,在实现员工收入持续提高的同时,企业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在技术研发方面,日本有4个指标名列世界前茅: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列世界第一;企业主导的研发经费占总研发经费的比例世界第一;日本核心科技专利占世界第一80%以上;日本的专利授权率竟然高达80%,可见其专利申请的高质量。

  日本政府在制定收入倍增计划时,也充分考虑到缩小收入差距并扩大中低阶层的收入;提高广大工薪阶层的收入,不仅扩大了内需求,更有利于社会稳定。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