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俄罗斯
来源:格外 2017-07-29 09:33:36
作者:芜花
中国人吹上天的战斗民族俄罗斯,在历史上其实是一个根本不会打仗的民族。英国、法国、日本、德国……俄国要么打不过敌人,要么就是付出惨痛代价才勉强赢下战争,俄国人甚至还被小小的芬兰羞辱过。
2016年欧洲杯期间,俄罗斯球迷和英格兰球迷发生斗殴,一则关于普京“不理解200个俄罗斯球迷是怎么打过千名英格兰球迷的”的新闻,在中国网络上又掀起了一波膜拜“战斗民族”的高潮。不论战斗民族的称谓最初缘起为何,现在它肯定包含了中国人对俄罗斯人厉害、彪悍的赞誉,而经常在镜头前展露肌肉的俄罗斯领导人普京,则被中国网民称以“普京大帝”。
论作风彪悍,俄罗斯人恐怕彪悍不过德州人,打架斗殴比的是肌肉体格,但打起仗来就不是靠拳头说话。“普京大帝”的称谓寄托了中国网民对俄罗斯老大哥的认可和期待,可惜不仅今天俄罗斯国力持续下滑,历史上俄罗斯人也没什么光彩的记录,对得起中国网民的吹捧。
被吹过头的欧洲宪兵
俄罗斯历史上被称为大帝的君主有两位,第一位是彼得一世。彼得一世1682年即位,彼时摆脱蒙古人统治已有两百年的俄国仍是个落后的国家,与欧洲甚少交流,彼得一世去了一趟欧洲,深感俄国的落后,回国后推行范围极广的西化改革。
彼得的改革更多的是科学技术层面。在政治体制上,彼得并没有照搬欧洲,他甚至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彼得一世削减了贵族权利,强迫贵族终身为国服役。俄国贵族从未取得欧洲封建贵族那种制衡君权的地位,因此在欧洲人眼里,俄国仍然是个落后愚昧的东方专制国家,19世纪初一位法国的政治家说过“剥开一个俄罗斯人,就能看到一个鞑靼人”。
西化改革,无疑提升了俄国势力,彼得之后,俄国另一位“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开疆拓土,将俄国提升到区域强国的地位。叶卡捷琳娜二世曾自诩“假如我能够活到二百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俄国很快找到了输出自己“骁勇善战”形象的机会。
1805年,法国皇帝拿破仑率军在著名的奥斯特里茨战役中,以7.3万人对俄皇亚历山大一世指挥的8.6万俄奥联军(其中俄军5.3万人),取得决定性胜利,粉碎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仑达到一生的巅峰,除了海岛英国,全欧洲匍匐在拿破仑脚下。
可是拿破仑1812年远征俄国遭遇惨败,60万大军损失了52万,3年后拿破仑的势力土崩瓦解,欧洲旧王室纷纷复辟。因此俄皇亚历山大一世被人视为欧洲的救世主,俄国在维也纳会议上跻身欧洲五强。
但其实,俄国的实力被远远夸大了。俄国人只能依靠漫长的冬天在自己的国土拖垮敌人,他们放火烧了自己的首都莫斯科,留给拿破仑一片废墟。俄国人是实力不济因此只能搞焦土抗战的先行者。
俄国人不管这么多,他们依然十分乐意输出“战斗民族”的形象。法国大革命点燃了19世纪欧洲的革命热情,俄皇担心革命波及俄国,于是四处派兵帮助欧洲各王室镇压此起彼伏的革命——特别是1848年的革命。俄国因此被称为欧洲宪兵,被吹得天花乱坠,俄皇尼古拉一世吹嘘“没有一个国家敢于挡住俄国的道路”。
但1853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迅速戳穿了俄国的虚假强大。俄国向土耳其宣战,英法担心俄国取得土耳其海峡,远赴克里米亚参战。对英法来说,这场战是否值得打很是个疑问,俄皇常说他能征集到80万大军,但开战后花了很大力气才弄到35万人,俄国根本不能威胁到君士坦丁堡。
战争伊始,参战各方都打得不漂亮。经历了工业革命的英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强国,但从拿破仑倒台以来,承平日久的英国军队荒废了军队训练和管理,后勤混乱,卫生环境糟糕,致使大量士兵死于霍乱疫情;法军情况比英军稍好;不过我们的主角俄国,糟糕对于他们倒是一种习惯。
俄国在技术上的落后是全方位的,英法大部分装备膛线枪,俄军95%的枪支是滑膛枪;俄国的黑海舰队几乎都是木制帆船,对付土耳其绰绰有余,但面对英法蒸汽动力战舰,俄国舰队只有躲在塞瓦斯托波尔港内的份。
此外,俄国在新闻媒体不成熟,公众对军方屡屡重大失误和伤亡不知情。相反英国前方记者的报道,直接导致时任首相辞职,新上任的首相对军事管理大刀阔斧的改革,重大失误得到纠正,军队面貌焕然一新。现代护理事业的开创者南丁格尔还带领护士团奔赴土耳其,凭一己之力将英军伤员的死亡率从42%降到惊人的2%。
后来,英法通过海运和铁路运输,后勤补给和增援只需要三周时间就能到前线,而俄军需要三个月。最终克里米亚战争法军损失10万人,英军损失6万人,俄军损失30万人。
有电报机的成吉思汗
克里米亚战败后,俄国认识到与西方的巨大差距。特别是落后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终于废除农奴制,并大力引进西方知识技术,行政上建立地方自治机构,司法上学习英国建立陪审团制度。
亚历山大二世最终的目标是在俄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但时运不济,1881年他不幸遇刺身亡。继位的亚历山大三世中断了改革进程,他废除了父亲的很多政策,包括限制地方自治机构的权力,取消大学的自治地位。
俄国又一次回到了原点。本来农奴制废除后,俄国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几十年,俄国是工业发展得最快的欧洲大国,但在行政制度上,俄国仍然老态龙钟,离现代国家有很大差距。用赫尔岑的话说,俄国是“有电报机的成吉思汗”,这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得到印证。
八国联军侵华后俄国人赖在中国东北不走,威胁日本在朝鲜的势力范围。原本日本只要获得在朝鲜的特殊地位就很满足了,愿意承认满洲是俄国的势力范围。而俄国的务实派与日本也没有分歧,俄国工业化的奠基人财政大臣谢尔盖·维特主张与日妥协。但帝国主义冒险家别佐勃拉佐夫特别受沙皇宠信,他积极推动俄国染指朝鲜,认为日本绝对不敢开战。
1903年,维特被赋闲职,沙皇写道“现在由我来统治了”,宠臣别佐勃拉佐夫被封国务秘书,与日冲突不可避免。
俄国人哪里知道,效仿西方的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经过几十年发展,已经是一个现代国家,日军的组织架构和纪律都优于俄军。
出身陆军的俄国战争部长库罗帕特金不重视海军,认为海军浪费钱,他相信仅靠陆军就能守住中国东北,俄国在旅顺港的舰队未针对可能发生的与日冲突做任何准备。因此战争初期,日本舰队能够迅速封锁旅顺港,取得制海权,轻易把50万日军运到中国东北登陆作战。
随后俄国抽调波罗的海舰队绕地球大半圈奔赴远东增援,但俄军内部贪污严重,后勤管理混乱,准备工作严重拖后,导致启航比预定日期晚了两个月。
而且俄国舰队还没驶离欧洲,就在北海不可思议地将几艘英国渔船当成日本军舰击沉,导致一系列麻烦,英国迫使沿途葡萄牙等盟国拒绝给俄军舰队靠岸加煤,当舰队终于绕过好望角到达马达加斯加,传来旅顺港陷落的消息,此后舰队只是按计划去远东送死。
俄国在陆上和海上作战皆不利,又无法获得贷款以继续支持战争。由于俄国一直以来实行反犹政策,犹太银行家拒绝贷款,日本则轻易从欧洲获得数亿美元贷款。
俄国只得承认失败,维特被重新启用,负责与日议和谈判,尽量减少损失。维特自己说“每当水沟需要清理的时候,他们总会找维特”。这样的情节,稍微了解晚清史的人会有似曾相似的感觉。
对很多西方人来说,俄国的失败是政治落后的结果。日本是一个立宪政府,日本的胜利是西方价值观的又一次胜利,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就认为日本是“一个美好而文明的民族,它应该拥有与其他文明国家完全平等的地位”,对俄国他不抱期望,除非“俄国人民能够走上自由、开明、自治的道路”。
俄国耻辱战败,导致1905年国内爆发革命。沙皇被迫同意成立国家杜马(议会),议会权力有限,但足以安抚民心,至少暂时如此,罗曼诺夫王朝得以续命。
外战外行,内战……
俄国的对外战争史,就是一部写满了失败和耻辱的历史。日俄战争后,元气大伤的俄国逐渐恢复。只是没过多久,1914年世界大战就爆发了。俄国于8月16日仓促地派遣第一集团军侵入东普鲁士,兑现对法国的承诺,即15天进入战场,缓解法国在西线的压力,而德国原本认为俄国战争动员要花6个星期。
德国不得不违背原定的施里芬计划——先集中全力快速击败法国,再调转头来迎击俄国——抽调西线兵力增援东线。结果德国将领鲁登道夫到东线的第一战,就俘虏了9.2万俄国人,并以伤亡3.7万的代价换得俄军25万伤亡。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残酷又无聊的战争,西线是对阵两方几年都难以将战线推进几公里的堑壕战,东线则是德军不断击败俄军,俄军经常打败奥军,奥军则能在意大利人身上找到尊严。德国和奥地利大批大批的俘获俄国士兵,到1915年8月,德国已俘虏70万俄国士兵,连奥地利也差不多俘虏这么多。
外战外行的俄国,内部也已千疮百孔,随时会崩溃。1917年3月(俄历2月),俄国爆发革命,罗曼诺夫王朝终结,德国用火车将列宁送回俄国,11月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夺权,以极不利的条件与德国媾和,仓促退出战争,随后在几年的苏俄内战中击败白俄势力,站稳脚跟。
革命后的俄国跑步进入社会主义,1929年苏联全面开展农业集体化,1933年发生大饥荒,可能导致500万人死亡。随后的肃反运动则史无前例地在和平年代消灭了大量军队、党政各级干部,社会各级人才。
肃反运动前苏联每年枪决犯人一两万人,而在肃反运动处于高潮的1937年,有35万人惨遭枪决。肃反运动不仅直接处死了几百万人,它造成的恶果在未来会进一步显现。
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纳粹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随后两国瓜分了波兰。11月,苏联又入侵芬兰。俄国人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连打败小小的芬兰都如此艰难。
当时芬兰是一个陆军规模只有3.2万,全国总人口才400多万的小国,苏联则集结了30万的兵力。其中有1000辆坦克,而芬兰没有坦克,反坦克炮只有100多门,但战争进程远不如苏联人设想得简单。
芬兰人进行了顽强抵抗,他们制作的简易反坦克武器燃烧瓶,给苏联坦克制造了极大麻烦。这种西班牙内战中发明使用的武器,在冬季战争中名声大噪,芬兰人称燃烧瓶是敬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的鸡尾酒,因此这种土制武器有了“莫洛托夫鸡尾酒”的名字。
为期4个月的苏芬冬季战争,芬兰伤亡7万,苏联伤亡两倍以上。苏联不仅出师无名,仗也打得极为丢脸。芬兰最终割让1/10的领土,与苏联议和。
苏联与芬兰的战争都打得难解难分,更不用说是与纳粹德国的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高潮,希特勒撕毁条约入侵苏联,让苏联这个邪恶帝国摇身一变,成为了反法西斯事业的一员。在往后的历史叙事中,苏联赢得了一个正义的地位。
不过俄国人的技战术水平依旧堪忧。尽管苏联坦克性能高过德国,但指挥官的缺乏、糟糕的战略、和对战争缺乏准备使得苏联在战争初期节节败退。
又一次,斯拉夫人祭出了“焦土抗战”。为了阻挡德军前进,苏联出动军队轰炸、火烧自己的城市村庄,致使平民流离失所,几十万人死在自己军队手中。苏联统治如此不得民心,以至于德军前进的沿途,很多东欧的民众(除了犹太人)视德军为救星,夹道欢迎德军到来。
苏联的落后倒是有一点好处,苏联的基础设施太差劲,没有像样的道路,德军的装甲车陷在烂泥里寸步难行。德军原本期望3个月消灭苏联,没有带冬衣,于是又一次,冬天给敌人带来麻烦。此外这一次,苏联还有美国大量的物质援助。
苏联最终坚持下来,但代价巨大。战争前5个多月的时间里,纳粹德国就俘获了惊人的380万苏联战俘,整个二战苏联被俘575万人,比其他各国战俘加起来还多。其中有100万战俘在战争期间被德国释放或到德国的伪军服役,100万战俘熬到1945年纳粹投降,200万战俘在战俘营里饿死、冻死、病死,剩下100多万的缺口大部分被党卫队处死。
二战苏联最终取得惨胜,士兵死亡900万余人,平民死亡1740万人,全国一半的成年男子非死即残。除了纳粹德国本身的泯灭人性外,很多伤亡本来靠自身也是可以避免的,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向左走,向右走
二战后,苏联与西方冷战,最终于1991年解体。解体后俄罗斯没有完全拥抱西方,用亨廷顿的话说,俄罗斯是个“无所适从”的国家,在拥抱西方与斯拉夫主义之间徘徊。抨击苏联最有力的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同样抨击西方的自由主义,这位“俄罗斯的良心”在普京身上看到他斯拉夫理想的复兴可能。
2014年以前俄罗斯受益于油价长期高位运行,经济一片繁荣,俄罗斯和中国等一起有“金砖四国”的叫法,俄罗斯国力简直被吹上了天。但2014年中期油价跳水,俄罗斯经济大受打击,“金砖四国”的说法渐渐被人遗忘。这真应了那句,“潮水退去后,就知道谁在裸泳”。只是在许多中国人眼里,战斗民族仍然勇武有力,俄罗斯仍然强大。
参考资料:
1.泰勒,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商务印书馆,1987
2.布伦丹·西姆斯,欧洲:1453年以来的争霸之途,中信出版社,2015
3.沃尔特·麦克杜格尔,激荡太平洋,后浪出版公司,2014
4.G.J.梅尔,一战秘史,新华出版社,2013
5.温斯顿·丘吉尔,英语民族史,新华出版社,2017
6.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10
7.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
8.安德鲁·罗伯茨,拿破仑大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关键词: 俄罗斯
来源:格外 2017-07-29 09:33:36
作者:芜花
中国人吹上天的战斗民族俄罗斯,在历史上其实是一个根本不会打仗的民族。英国、法国、日本、德国……俄国要么打不过敌人,要么就是付出惨痛代价才勉强赢下战争,俄国人甚至还被小小的芬兰羞辱过。
2016年欧洲杯期间,俄罗斯球迷和英格兰球迷发生斗殴,一则关于普京“不理解200个俄罗斯球迷是怎么打过千名英格兰球迷的”的新闻,在中国网络上又掀起了一波膜拜“战斗民族”的高潮。不论战斗民族的称谓最初缘起为何,现在它肯定包含了中国人对俄罗斯人厉害、彪悍的赞誉,而经常在镜头前展露肌肉的俄罗斯领导人普京,则被中国网民称以“普京大帝”。
论作风彪悍,俄罗斯人恐怕彪悍不过德州人,打架斗殴比的是肌肉体格,但打起仗来就不是靠拳头说话。“普京大帝”的称谓寄托了中国网民对俄罗斯老大哥的认可和期待,可惜不仅今天俄罗斯国力持续下滑,历史上俄罗斯人也没什么光彩的记录,对得起中国网民的吹捧。
被吹过头的欧洲宪兵
俄罗斯历史上被称为大帝的君主有两位,第一位是彼得一世。彼得一世1682年即位,彼时摆脱蒙古人统治已有两百年的俄国仍是个落后的国家,与欧洲甚少交流,彼得一世去了一趟欧洲,深感俄国的落后,回国后推行范围极广的西化改革。
彼得的改革更多的是科学技术层面。在政治体制上,彼得并没有照搬欧洲,他甚至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彼得一世削减了贵族权利,强迫贵族终身为国服役。俄国贵族从未取得欧洲封建贵族那种制衡君权的地位,因此在欧洲人眼里,俄国仍然是个落后愚昧的东方专制国家,19世纪初一位法国的政治家说过“剥开一个俄罗斯人,就能看到一个鞑靼人”。
西化改革,无疑提升了俄国势力,彼得之后,俄国另一位“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开疆拓土,将俄国提升到区域强国的地位。叶卡捷琳娜二世曾自诩“假如我能够活到二百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俄国很快找到了输出自己“骁勇善战”形象的机会。
1805年,法国皇帝拿破仑率军在著名的奥斯特里茨战役中,以7.3万人对俄皇亚历山大一世指挥的8.6万俄奥联军(其中俄军5.3万人),取得决定性胜利,粉碎第三次反法同盟。拿破仑达到一生的巅峰,除了海岛英国,全欧洲匍匐在拿破仑脚下。
可是拿破仑1812年远征俄国遭遇惨败,60万大军损失了52万,3年后拿破仑的势力土崩瓦解,欧洲旧王室纷纷复辟。因此俄皇亚历山大一世被人视为欧洲的救世主,俄国在维也纳会议上跻身欧洲五强。
但其实,俄国的实力被远远夸大了。俄国人只能依靠漫长的冬天在自己的国土拖垮敌人,他们放火烧了自己的首都莫斯科,留给拿破仑一片废墟。俄国人是实力不济因此只能搞焦土抗战的先行者。
俄国人不管这么多,他们依然十分乐意输出“战斗民族”的形象。法国大革命点燃了19世纪欧洲的革命热情,俄皇担心革命波及俄国,于是四处派兵帮助欧洲各王室镇压此起彼伏的革命——特别是1848年的革命。俄国因此被称为欧洲宪兵,被吹得天花乱坠,俄皇尼古拉一世吹嘘“没有一个国家敢于挡住俄国的道路”。
但1853年爆发的克里米亚战争迅速戳穿了俄国的虚假强大。俄国向土耳其宣战,英法担心俄国取得土耳其海峡,远赴克里米亚参战。对英法来说,这场战是否值得打很是个疑问,俄皇常说他能征集到80万大军,但开战后花了很大力气才弄到35万人,俄国根本不能威胁到君士坦丁堡。
战争伊始,参战各方都打得不漂亮。经历了工业革命的英国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工业强国,但从拿破仑倒台以来,承平日久的英国军队荒废了军队训练和管理,后勤混乱,卫生环境糟糕,致使大量士兵死于霍乱疫情;法军情况比英军稍好;不过我们的主角俄国,糟糕对于他们倒是一种习惯。
俄国在技术上的落后是全方位的,英法大部分装备膛线枪,俄军95%的枪支是滑膛枪;俄国的黑海舰队几乎都是木制帆船,对付土耳其绰绰有余,但面对英法蒸汽动力战舰,俄国舰队只有躲在塞瓦斯托波尔港内的份。
此外,俄国在新闻媒体不成熟,公众对军方屡屡重大失误和伤亡不知情。相反英国前方记者的报道,直接导致时任首相辞职,新上任的首相对军事管理大刀阔斧的改革,重大失误得到纠正,军队面貌焕然一新。现代护理事业的开创者南丁格尔还带领护士团奔赴土耳其,凭一己之力将英军伤员的死亡率从42%降到惊人的2%。
后来,英法通过海运和铁路运输,后勤补给和增援只需要三周时间就能到前线,而俄军需要三个月。最终克里米亚战争法军损失10万人,英军损失6万人,俄军损失30万人。
有电报机的成吉思汗
克里米亚战败后,俄国认识到与西方的巨大差距。特别是落后的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进行改革。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终于废除农奴制,并大力引进西方知识技术,行政上建立地方自治机构,司法上学习英国建立陪审团制度。
亚历山大二世最终的目标是在俄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但时运不济,1881年他不幸遇刺身亡。继位的亚历山大三世中断了改革进程,他废除了父亲的很多政策,包括限制地方自治机构的权力,取消大学的自治地位。
俄国又一次回到了原点。本来农奴制废除后,俄国经济得以快速发展,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几十年,俄国是工业发展得最快的欧洲大国,但在行政制度上,俄国仍然老态龙钟,离现代国家有很大差距。用赫尔岑的话说,俄国是“有电报机的成吉思汗”,这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得到印证。
八国联军侵华后俄国人赖在中国东北不走,威胁日本在朝鲜的势力范围。原本日本只要获得在朝鲜的特殊地位就很满足了,愿意承认满洲是俄国的势力范围。而俄国的务实派与日本也没有分歧,俄国工业化的奠基人财政大臣谢尔盖·维特主张与日妥协。但帝国主义冒险家别佐勃拉佐夫特别受沙皇宠信,他积极推动俄国染指朝鲜,认为日本绝对不敢开战。
1903年,维特被赋闲职,沙皇写道“现在由我来统治了”,宠臣别佐勃拉佐夫被封国务秘书,与日冲突不可避免。
俄国人哪里知道,效仿西方的日本在明治维新后,经过几十年发展,已经是一个现代国家,日军的组织架构和纪律都优于俄军。
出身陆军的俄国战争部长库罗帕特金不重视海军,认为海军浪费钱,他相信仅靠陆军就能守住中国东北,俄国在旅顺港的舰队未针对可能发生的与日冲突做任何准备。因此战争初期,日本舰队能够迅速封锁旅顺港,取得制海权,轻易把50万日军运到中国东北登陆作战。
随后俄国抽调波罗的海舰队绕地球大半圈奔赴远东增援,但俄军内部贪污严重,后勤管理混乱,准备工作严重拖后,导致启航比预定日期晚了两个月。
而且俄国舰队还没驶离欧洲,就在北海不可思议地将几艘英国渔船当成日本军舰击沉,导致一系列麻烦,英国迫使沿途葡萄牙等盟国拒绝给俄军舰队靠岸加煤,当舰队终于绕过好望角到达马达加斯加,传来旅顺港陷落的消息,此后舰队只是按计划去远东送死。
俄国在陆上和海上作战皆不利,又无法获得贷款以继续支持战争。由于俄国一直以来实行反犹政策,犹太银行家拒绝贷款,日本则轻易从欧洲获得数亿美元贷款。
俄国只得承认失败,维特被重新启用,负责与日议和谈判,尽量减少损失。维特自己说“每当水沟需要清理的时候,他们总会找维特”。这样的情节,稍微了解晚清史的人会有似曾相似的感觉。
对很多西方人来说,俄国的失败是政治落后的结果。日本是一个立宪政府,日本的胜利是西方价值观的又一次胜利,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就认为日本是“一个美好而文明的民族,它应该拥有与其他文明国家完全平等的地位”,对俄国他不抱期望,除非“俄国人民能够走上自由、开明、自治的道路”。
俄国耻辱战败,导致1905年国内爆发革命。沙皇被迫同意成立国家杜马(议会),议会权力有限,但足以安抚民心,至少暂时如此,罗曼诺夫王朝得以续命。
外战外行,内战……
俄国的对外战争史,就是一部写满了失败和耻辱的历史。日俄战争后,元气大伤的俄国逐渐恢复。只是没过多久,1914年世界大战就爆发了。俄国于8月16日仓促地派遣第一集团军侵入东普鲁士,兑现对法国的承诺,即15天进入战场,缓解法国在西线的压力,而德国原本认为俄国战争动员要花6个星期。
德国不得不违背原定的施里芬计划——先集中全力快速击败法国,再调转头来迎击俄国——抽调西线兵力增援东线。结果德国将领鲁登道夫到东线的第一战,就俘虏了9.2万俄国人,并以伤亡3.7万的代价换得俄军25万伤亡。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残酷又无聊的战争,西线是对阵两方几年都难以将战线推进几公里的堑壕战,东线则是德军不断击败俄军,俄军经常打败奥军,奥军则能在意大利人身上找到尊严。德国和奥地利大批大批的俘获俄国士兵,到1915年8月,德国已俘虏70万俄国士兵,连奥地利也差不多俘虏这么多。
外战外行的俄国,内部也已千疮百孔,随时会崩溃。1917年3月(俄历2月),俄国爆发革命,罗曼诺夫王朝终结,德国用火车将列宁送回俄国,11月列宁领导布尔什维克夺权,以极不利的条件与德国媾和,仓促退出战争,随后在几年的苏俄内战中击败白俄势力,站稳脚跟。
革命后的俄国跑步进入社会主义,1929年苏联全面开展农业集体化,1933年发生大饥荒,可能导致500万人死亡。随后的肃反运动则史无前例地在和平年代消灭了大量军队、党政各级干部,社会各级人才。
肃反运动前苏联每年枪决犯人一两万人,而在肃反运动处于高潮的1937年,有35万人惨遭枪决。肃反运动不仅直接处死了几百万人,它造成的恶果在未来会进一步显现。
1939年8月23日,苏联和纳粹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随后两国瓜分了波兰。11月,苏联又入侵芬兰。俄国人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连打败小小的芬兰都如此艰难。
当时芬兰是一个陆军规模只有3.2万,全国总人口才400多万的小国,苏联则集结了30万的兵力。其中有1000辆坦克,而芬兰没有坦克,反坦克炮只有100多门,但战争进程远不如苏联人设想得简单。
芬兰人进行了顽强抵抗,他们制作的简易反坦克武器燃烧瓶,给苏联坦克制造了极大麻烦。这种西班牙内战中发明使用的武器,在冬季战争中名声大噪,芬兰人称燃烧瓶是敬苏联外长莫洛托夫的鸡尾酒,因此这种土制武器有了“莫洛托夫鸡尾酒”的名字。
为期4个月的苏芬冬季战争,芬兰伤亡7万,苏联伤亡两倍以上。苏联不仅出师无名,仗也打得极为丢脸。芬兰最终割让1/10的领土,与苏联议和。
苏联与芬兰的战争都打得难解难分,更不用说是与纳粹德国的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高潮,希特勒撕毁条约入侵苏联,让苏联这个邪恶帝国摇身一变,成为了反法西斯事业的一员。在往后的历史叙事中,苏联赢得了一个正义的地位。
不过俄国人的技战术水平依旧堪忧。尽管苏联坦克性能高过德国,但指挥官的缺乏、糟糕的战略、和对战争缺乏准备使得苏联在战争初期节节败退。
又一次,斯拉夫人祭出了“焦土抗战”。为了阻挡德军前进,苏联出动军队轰炸、火烧自己的城市村庄,致使平民流离失所,几十万人死在自己军队手中。苏联统治如此不得民心,以至于德军前进的沿途,很多东欧的民众(除了犹太人)视德军为救星,夹道欢迎德军到来。
苏联的落后倒是有一点好处,苏联的基础设施太差劲,没有像样的道路,德军的装甲车陷在烂泥里寸步难行。德军原本期望3个月消灭苏联,没有带冬衣,于是又一次,冬天给敌人带来麻烦。此外这一次,苏联还有美国大量的物质援助。
苏联最终坚持下来,但代价巨大。战争前5个多月的时间里,纳粹德国就俘获了惊人的380万苏联战俘,整个二战苏联被俘575万人,比其他各国战俘加起来还多。其中有100万战俘在战争期间被德国释放或到德国的伪军服役,100万战俘熬到1945年纳粹投降,200万战俘在战俘营里饿死、冻死、病死,剩下100多万的缺口大部分被党卫队处死。
二战苏联最终取得惨胜,士兵死亡900万余人,平民死亡1740万人,全国一半的成年男子非死即残。除了纳粹德国本身的泯灭人性外,很多伤亡本来靠自身也是可以避免的,这是一个惨痛的教训。
向左走,向右走
二战后,苏联与西方冷战,最终于1991年解体。解体后俄罗斯没有完全拥抱西方,用亨廷顿的话说,俄罗斯是个“无所适从”的国家,在拥抱西方与斯拉夫主义之间徘徊。抨击苏联最有力的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同样抨击西方的自由主义,这位“俄罗斯的良心”在普京身上看到他斯拉夫理想的复兴可能。
2014年以前俄罗斯受益于油价长期高位运行,经济一片繁荣,俄罗斯和中国等一起有“金砖四国”的叫法,俄罗斯国力简直被吹上了天。但2014年中期油价跳水,俄罗斯经济大受打击,“金砖四国”的说法渐渐被人遗忘。这真应了那句,“潮水退去后,就知道谁在裸泳”。只是在许多中国人眼里,战斗民族仍然勇武有力,俄罗斯仍然强大。
参考资料:
1.泰勒,争夺欧洲霸权的斗争,商务印书馆,1987
2.布伦丹·西姆斯,欧洲:1453年以来的争霸之途,中信出版社,2015
3.沃尔特·麦克杜格尔,激荡太平洋,后浪出版公司,2014
4.G.J.梅尔,一战秘史,新华出版社,2013
5.温斯顿·丘吉尔,英语民族史,新华出版社,2017
6.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新华出版社,2010
7.威廉·夏伊勒,第三帝国的兴亡,世界知识出版社,2012
8.安德鲁·罗伯茨,拿破仑大帝,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