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中国与日本的距离,真的只是“一衣带水”?

关键词:

来源:《大家看日本》 2017-06-16 11:17:34

中国与日本的距离,真的只是“一衣带水”?

作者:马晓霖

曾占领中国市场的“日本制造”为何二次登陆?“日货逆袭”甚至“出口转内销”,究竟是时光倒流还是时迁势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国际事务已经很难说彼此没有直接或间接关联;随着中国快速崛起,中国外交已经成为无处不在的话题。由此,中日关系及东北亚问题也逐步频繁地进入我的视野和跟踪、研究范围。

  从2004年我的专栏文章首次触及中日关系至今,我发表的对日本内政外交及中日关系走向的思考文字已近20篇,自身对日本及中日关系的认知也在不断加深和丰富,尽管至今依然是个门外汉。不停地思考如何换个角度看日本,如何试图更多地理解日本,甚至从日本国家和民众身上继续寻找中国的差距,并努力促进中日保持永久和平,也是我观察日本的一个视角和愿望。

  作为一个中国学者或媒体人,自己的涉日专栏当然会更多站地在中国的情感和利益视角,因此对日涉华关系政策和策略指责居多。本文集纳的数篇文字,约占本人涉日专栏的三分之一,均发表于最近五年,反思色彩更重。原文抄录,可做本人对中日关系的一点真实断想。

  断想一 ——数字说话:中国离日本有多远?

  中国距离日本有多远?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一衣带水”——夸张点说,飞机从北京起飞后,喝一杯咖啡的工夫,就越过日本诸岛了。但是,现在用这种浪漫的空间感丈量中日关系已经过时,这些年比较流行的是用统计数据丈量两国的距离。

timg (7).jpg

  2010年4月,博联社在千岛湖举办的热点问题论坛上,一位中日关系专家用“肩膀”丈量这种距离,称中日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并肩期”,很快将进入“错肩期”,并迅速拉开距离。这里的“并肩”与“错肩”指的中日经济总量相当。果然,8月16日,日本政府公布第二季度经济数据并主动承认,GDP已经落后于中国。中国实现了又一次的历史突破,在经济总量上与日本擦肩而过,坐二望一,瞄准美国。

  世界惊诧,友邦喝彩。好在中国政府、专家和民众很冷静,承认中国还有4000万人口没有脱贫;1.5亿人口没有达到联合国规定的每天1美元收入的最低标准;人均GDP只有日本的1/10;产业结构比日本落后40年;94%的被调查网友不认同“世界老二”这顶高帽子,担心被人“忽悠”。

  忽悠不忽悠是别人的事,关键在于自己是否清醒而非甘愿被忽悠甚至自我忽悠。抛开这些热门数据,仔细比较一下其他平时被忽略的数据和事实,我们还真得心服口服地说,在很多方面,中国离日本这个近邻还相差甚远,既不是“一衣带水”的距离,也还没有到“错肩期”甚至“并肩期”。

  不关心军事的人或许不知道,日本的常规军力不次于中国,起码海、空军不处于弱势。虽然中国拥有核打击能力,日本的核潜力毫不逊色,完全有能力一夜之间拥有核武器。沉湎于“中国制造”美誉的人,或许知道“日本制造”是高质量高性能的别称,但未必知道日本不仅是全球科研大国、论文大国、个人与企业专利申请第一大户,而且是头号技术出口国。在我们为产品大量出口位居第一贸易大国而自豪时,在我们自得于2009年世界百强企业数量超过日本时,是否想到没有一家中国民企进入此列?是否清楚“全球最佳品牌100强”里没有一个中国造而日本则有7个。

  比较了国家和企业,我们比比两国的国民生活质量。据前几年的统计,中国人均寿命73岁,日本人均寿命82.1岁,高居世界首位。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8年公布的统计中,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中国是日本的5倍。多少年来日本人因为个子不高而被中国人蔑称为“倭”,但是,如今的统计已经无可争议地显示,日本男性平均身高已经超越中国男性1厘米。这些与生老病死相关的数字距离背后,是医保水平、饮食质量和发育成长条件的一系列实力落差……

  这些基于经济实力层面的差距当然取决于财富的多少和硬件的积累,但是,国家软实力和公民素质这些依托教育与文化传统的指标,中国一样落后于日本。2009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公布的全球调查表明,日本的国际形象连续三年排世界首位,中国只列第五位,尽管这已经是不小的进步了。有人将此归结为日本乐善好施,外援总数超过美国。但是,好感不完全是拿钱买来的,公民素质更是与钱无关,甚至因为有钱更反衬出中日间的巨大差别。2007年一项面向欧洲1500多家酒店经理的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游客形象日本人列第一,而来自礼仪之邦的中国人位居倒数第三!

责任编辑:

中国与日本的距离,真的只是“一衣带水”?

关键词:

来源:《大家看日本》 2017-06-16 11:17:34

中国与日本的距离,真的只是“一衣带水”?

作者:马晓霖

曾占领中国市场的“日本制造”为何二次登陆?“日货逆袭”甚至“出口转内销”,究竟是时光倒流还是时迁势移?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深,国际事务已经很难说彼此没有直接或间接关联;随着中国快速崛起,中国外交已经成为无处不在的话题。由此,中日关系及东北亚问题也逐步频繁地进入我的视野和跟踪、研究范围。

  从2004年我的专栏文章首次触及中日关系至今,我发表的对日本内政外交及中日关系走向的思考文字已近20篇,自身对日本及中日关系的认知也在不断加深和丰富,尽管至今依然是个门外汉。不停地思考如何换个角度看日本,如何试图更多地理解日本,甚至从日本国家和民众身上继续寻找中国的差距,并努力促进中日保持永久和平,也是我观察日本的一个视角和愿望。

  作为一个中国学者或媒体人,自己的涉日专栏当然会更多站地在中国的情感和利益视角,因此对日涉华关系政策和策略指责居多。本文集纳的数篇文字,约占本人涉日专栏的三分之一,均发表于最近五年,反思色彩更重。原文抄录,可做本人对中日关系的一点真实断想。

  断想一 ——数字说话:中国离日本有多远?

  中国距离日本有多远?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一衣带水”——夸张点说,飞机从北京起飞后,喝一杯咖啡的工夫,就越过日本诸岛了。但是,现在用这种浪漫的空间感丈量中日关系已经过时,这些年比较流行的是用统计数据丈量两国的距离。

timg (7).jpg

  2010年4月,博联社在千岛湖举办的热点问题论坛上,一位中日关系专家用“肩膀”丈量这种距离,称中日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并肩期”,很快将进入“错肩期”,并迅速拉开距离。这里的“并肩”与“错肩”指的中日经济总量相当。果然,8月16日,日本政府公布第二季度经济数据并主动承认,GDP已经落后于中国。中国实现了又一次的历史突破,在经济总量上与日本擦肩而过,坐二望一,瞄准美国。

  世界惊诧,友邦喝彩。好在中国政府、专家和民众很冷静,承认中国还有4000万人口没有脱贫;1.5亿人口没有达到联合国规定的每天1美元收入的最低标准;人均GDP只有日本的1/10;产业结构比日本落后40年;94%的被调查网友不认同“世界老二”这顶高帽子,担心被人“忽悠”。

  忽悠不忽悠是别人的事,关键在于自己是否清醒而非甘愿被忽悠甚至自我忽悠。抛开这些热门数据,仔细比较一下其他平时被忽略的数据和事实,我们还真得心服口服地说,在很多方面,中国离日本这个近邻还相差甚远,既不是“一衣带水”的距离,也还没有到“错肩期”甚至“并肩期”。

  不关心军事的人或许不知道,日本的常规军力不次于中国,起码海、空军不处于弱势。虽然中国拥有核打击能力,日本的核潜力毫不逊色,完全有能力一夜之间拥有核武器。沉湎于“中国制造”美誉的人,或许知道“日本制造”是高质量高性能的别称,但未必知道日本不仅是全球科研大国、论文大国、个人与企业专利申请第一大户,而且是头号技术出口国。在我们为产品大量出口位居第一贸易大国而自豪时,在我们自得于2009年世界百强企业数量超过日本时,是否想到没有一家中国民企进入此列?是否清楚“全球最佳品牌100强”里没有一个中国造而日本则有7个。

  比较了国家和企业,我们比比两国的国民生活质量。据前几年的统计,中国人均寿命73岁,日本人均寿命82.1岁,高居世界首位。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2008年公布的统计中,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中国是日本的5倍。多少年来日本人因为个子不高而被中国人蔑称为“倭”,但是,如今的统计已经无可争议地显示,日本男性平均身高已经超越中国男性1厘米。这些与生老病死相关的数字距离背后,是医保水平、饮食质量和发育成长条件的一系列实力落差……

  这些基于经济实力层面的差距当然取决于财富的多少和硬件的积累,但是,国家软实力和公民素质这些依托教育与文化传统的指标,中国一样落后于日本。2009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公布的全球调查表明,日本的国际形象连续三年排世界首位,中国只列第五位,尽管这已经是不小的进步了。有人将此归结为日本乐善好施,外援总数超过美国。但是,好感不完全是拿钱买来的,公民素质更是与钱无关,甚至因为有钱更反衬出中日间的巨大差别。2007年一项面向欧洲1500多家酒店经理的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游客形象日本人列第一,而来自礼仪之邦的中国人位居倒数第三!

  一位美国海军专家曾说过,中国即使拥有了航母舰队,离形成航母战斗力还有50年的距离。同样,中国拥有了超过日本的经济总量,但是,硬实力和软实力,综合国力和国民素质真正全面超过日本,还得需要多少年?

  俗话说,三代才能出一个贵族。贵族不是看你是否拥有香车宝马、豪宅巨款,而是看你是否处处透着无须张扬的殷实富足以及举手投足间的文化教养,舍此,充其量是一夜乍富的暴发户。和高速发展近半个世纪的日本相比,中国甚至还没有达到暴发户的程度,且追呢。(发表于2010年8月25日《新华每日电讯》“马晓霖专栏”)

  断想二——钓鱼岛危机与公共外交

timg (8).jpg

  2013年1月10日,日本媒体称,包括歼7和歼10在内的十多架中国飞机进入东海日本“防空识别圈”,逼近钓鱼岛,日本战机紧急起飞应对。这是中国空军在钓鱼岛方向零的突破,也是对日方近来一系列强硬立场的明确反制和公开警告。

  不到一年,中日关系出现危险的三级跳:由钓鱼岛争端恶化为危机,又由危机跃升为海空示威。中日双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大国都必须意识到,中日间理论上的擦枪走火已在眼前,军事摊牌抑或难免。在危机管控滑向危险边缘时,必须敲响“中日不再战”的历史警钟,冷静处理双边关系大局,必须给这种脆弱的国家博弈构筑避免彻底崩盘的防波堤。这道防波堤就是已被严重伤害的中日公共外交。

  毋庸赘言,钓鱼岛危机由日本引发,也须由日本承担一切责任,因为中国绝不牺牲主权与领土完整。但是,核心诉求与智慧应对并不矛盾,而应相辅相成。事实上,中国抓住野田政府的愚蠢决定,化危为机,借梯上位,一举改变钓鱼岛长期由日本非法单方控制的被动局面,实现海监、渔政舰机巡航固定化、频繁化和常态化,行使主权,区域态势实现历史性大逆转,令人鼓舞。但是,从公共外交角度看,又不乏反思和研究之处。

  首先,民众是否过度参与危机应对?一百多城市出现街头运动并导致不同程度的打砸烧,扭曲了中国的国家和国民形象。更危险的是,历史证明,民族主义和爱国热情推动的街头运动,其形态、方向、性质、目标容易失控甚至裂变和异化,进而波及国家稳定。

  其次,该不该抵制“日货”?全球化进程使中日经济共存共生,兴衰一体。据统计,在华日企至少为一百万人提供就业,影响百万家庭的收入和生活。如考虑到产业延伸的关联,间接造就近千万个就业岗位,关系到千万个中国家庭的生计。另外,中日贸易结构失衡:中国输出以中低端产品为主,易被东南亚等国家所取代,日本销往中国主打的是中高端产品,较难找到替代品,抵制日货将导致相关产业链条的断裂。投资方面也不容乐观,2011年日本对华投资127.8亿美元,而中国对日投资只有11亿美元,相互依存度一目了然。

  当然,中日是世界第二、第三大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危机弥漫的情况下爆发贸易战,会进一步伤害世界经济,反过来也伤及自身,最终倒霉的还是老百姓。

  再次,是否该终止两国正常交流,特别是民间文化交流?中日邦交40周年的庆祝活动一再压缩规模,一再推迟直至取消。另外,全面取消赴日文化交流项目,部分日本人士的来华活动也受到限制。

  最后,媒体报道是否过热?各种形态的媒体对钓鱼岛危机过度渲染,甚至借机炒作,既有爱国热忱的表达,更有商业利益的追求。对于外交纠纷,媒体正常、客观报道确能体现民意和凝聚民心,但过分过热则夸大民意和扭曲民心;既形成声势也制造噪音;既策应外交也干扰外交。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钓鱼岛及其水域越是紧张,中日其他领域的关系越应该得到关照与呵护,这样才能将中日关系的紧张和破损局限于一事一地,进而有效把控全面与整体关系的健康发展。这是一域与全局,眼前与长远,个案与整体的辩证关系,也是一种哲学逻辑。从策略角度讲,应该坚持“斗而不破,争而不战”的大原则,尽可能赢得、扩大和延续中国的利益,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中日关系两千多年来友好是主旋律,人文交流是主要方式,现代邦交正常化甚至依靠民间外交打破僵局,并形成罕见案例。更重要的是,中国已今非昔比,政治、外交和军事资源强大丰富,完全有条件把危机管控在政府手中、外交层面和钓鱼岛方向,没必要全面开花,全民上阵,如临大敌,甚至把珍视双边关系的日本民众推向对立面。

  2012年9月,日本一批精英人士曾高调呼吁日中关系恢复正常。随后,我和百十位中国知识分子也发出倡议,希望双边关系回归理性轨道,特别是恢复民间交往。但是,大势所迫,其音渺渺,愈加映照出中日关系全面紧张的生态单一性,也愈加凸显公共外交的艰难与可贵。(发表于2013年1月11日《北京青年报》“马晓霖专栏”)

  断想三——日货逆袭:何不再学三十年?

  2015年的春节随着正月十五鞭炮的最后喧嚣而结束,但是,羊年春节带给人们的思考却并未止步。据有关部门统计,春节10天出境游的人数达到519万,其中涌向日本的游客就超过40万人,相当于去年全年旅日人数的1/5,这意味着2015年全年前往日本的中国游客将远超2014年240万人次的近年最高纪录。这无疑是中日关系向好的佳音,说明民间交流正在快速恢复,“政冷经冷民更冷”的状况正在得到扭转。

  与此相伴的却是一个相当让人尴尬的现象,即成群结队的中国游客成为日本各大超市的阔绰扫客,担当起拉动当地消费的有生力量,初步估算累计60亿人民币的消费多半用于购买“四大宝”:电饭锅、马桶盖、电吹风和陶瓷刀,仿佛国人一夜回到日用消费品奇缺的改革开放初期,回到全民青睐“四大件”的三十多年前。“中国制造”已名满世界,中国产品已遍布全球,为何中国游客不厌其烦从日本购买这类轻工业品?曾占领中国市场的“日本制造”为何二次登陆?“日货逆袭”甚至“出口转内销”,究竟是时光倒流还是时迁势移?

timg (9).jpg

  表面上看,中国客狂扫日本确有汇率、价差和团费低等方面的刺激因素,也不排除部分跟风从众的盲目消费。但从总体和本质上说,这是正常而理性的消费行为和市场选择,表明国人在实现一定程度的财富积累后,可以潇洒地在世界各地随意消费。具体到“日货逆袭”这个维度深究,恐怕不得不承认,这是中国消费者在经历初级工业品恶补后的消费升级,是众多家庭迈进小康门槛后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而选择日本产品暴露的残酷现实是,“日本制造”的质量依然高过“中国制造”,“国货当自强”的口号虽然鼓舞人心,但国货依然没有强大到压倒洋货特别是日货的地步。至于部分标注“中国制造”却依然从日本采买的“出口转内销”,更说明国内市场的品质与检验标准也败于日本。没有谁比消费者更有发言权,也没有谁比经过比较的消费者更注重实惠。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历程,正好见证国人日用消费品选择的三级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随着中日关系快速提升,大量日本资本、技术、企业、品牌乃至管理体系放量进入中国,国人首次享受到价廉物美、精致耐用的日本产品。大约十年前,“韩国制造”开始在中国市场攻城略地,逐步蚕食和夺占“日本制造”的份额。日韩轻工产品的次第西进,催生大量中日、中韩合资企业,也培育了中国本土的现代制造业,“中国制造”最终借助人口红利后来居上,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性价比,不仅陆续收复国内市场,并且在世界各地击溃曾备受追捧的日本和韩国产品。

  但是,消费是个过程,消费也非浪费,经过一定周期的消费体验,日货与韩货的质量优势明显征服了中国产品的价格优势,进而形成良好而稳定的口碑,这种对比不仅被笔者所历十多国的见闻所普遍验证,如今,也不幸被国人抢购日货而集体背书。当然,白马非马,此时的日本“四大宝”已非中国人曾熟悉的“四大件”,而是从理念到技术,从设计到材料,从工艺到性能都发生蝶变的新一代产品。一句话,当我们从价格、数量和基本功能等方面追上日本当年的产品时,日本制造又甩出我们八条街去。这个难堪的现实也证明,制造业立国的日本绝非停滞不前的竞争对手,而是非常重视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领先者。

  跳出简单的产品比较,我们应该冷静地意识到,中日经济依然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与把持尖端技术和高附加值的日本制造业相比,中国同行依然处于中低端位置。中国制造业追赶日本的步伐依然相当沉重,且不能停歇,特别是在日本重新重视制造业,甚至将部分企业回迁到本土的当下,因为这表明日本把核心工业设计和制造能力当做民族经济和民族品牌的镇国之宝。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2014年,中国经济总量已接近日本的两倍。但是,中国游客大量从日本回购锅碗瓢盆类的日用消费品,印证中日间经济核心竞争力的差距依然不小,更何况,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日本在华企业暴利时代终结,加之投资分散化战略选择,日资、日企对中国的技术保留和封锁必然有所加强。“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道理,日本一样很懂,仅从过去三十多年的制造业进步来比较,中国这个徒弟收获固然不小,但“日本师傅”显然依然技高一筹,不服不行。

  一位日本企业家曾这样说,日本向中国学习了一千多年,中国在改革开放后向日本学习了30年,何不再学30年呢?(发表于2015年3月7日《北京青年报》“马晓霖专栏”)

     (本文原标题《五年断想——换个角度看日本》,选文为文章第一部分)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