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钝角网

首页 外交 大国 周边 新兴国家 安全 经济 七洲志 读书 国际周评


美俄核扩军言论对中国核政策的挑战

关键词: 核武器

来源:中美聚焦 2017-01-31 12:41:53

美俄核扩军言论对中国核政策的挑战

作者:赵通

美俄双方你来我往的核扩军喧嚣余音未散,中国媒体上已出现了对长期奉行的核武器发展战略的反思。有人提出“必须进行彻底的观念重建”,“加强中国战略核力量,中国不可患得患失”!

   12月22日,特朗普在推特上宣称:“美国必须大幅加强并扩张核力量”。他随后表示:“来一场军备竞赛吧!我们将一路领先,击败所有人!”同时,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强硬宣誓要强化俄罗斯的核力量。

  

S1.jpg

 

  美俄双方你来我往的核扩军喧嚣余音未散,中国媒体上已出现了对长期奉行的核武器发展战略的反思。有人提出“必须进行彻底的观念重建”,“加强中国战略核力量,中国不可患得患失”!

  总的来看,美俄有关核力量的隔空较量,引发了中国国内对于中国核政策的三方面争论,其涉及中国核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有必要深入讨论。

  一是发展核武器的目的是什么?核武器的性质与常规武器存在根本差异。核武器对平民和环境的极大杀伤力使得没有国家敢于轻易首先使用。在敌对双方都掌握可靠核力量的情况下,一国首先使用也不会带来战略优势,反而会招致两败俱伤的“双输”结局。因此,核武器从本质上是战略威慑武器。中国多位领导人深刻指出,核武器的唯一作用是通过展示核反击的能力,防止别国对本国进行核打击。相较之下,美国等个别国家对核武器作用抱有过高期望,一味把核力量与全球领导力挂钩,因此走上一条先扩军又被迫裁军的弯路,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代价。

  

S5.jpg

 

  二是发展多少核武器才足够?非常明确,核力量是否足够的判断标准是:如果敌国对本国进行核打击,本国是否能有足够的核武器生存下来并对敌国进行有效核反击。这种可靠的核反击能力是一国核威慑力的根本。

  中国几代领导人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并一再指出中国发展核力量是为了拥有最起码的核反击能力;相反,发展大规模的核武库并不能增加核威慑力量。几十年来,中国精干有效的核力量确保了国家不受核打击威胁,同时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相比之下,美苏陷入螺旋式军备竞赛,苏联甚至经济被拖垮,国家解体。这验证了中国领导人“如果中国在这方面花的力气太多,也会削弱自己”的论断。

  从军事角度讲,只要能保证核武器的生存和反击能力,小规模的核武库也能维持可靠的核威慑。与常规武器相比,核武器及其投送装置无法担负常规军事任务,无法在国家安全面临各种现实威胁时发挥具体军事作用,甚至因其保密性和敏感性而无法执行出访国外、联合演习等军事外交职能。因此,在能够维护有效核威慑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大力扩张核力量。中国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围绕核武器的攻防对抗上,防御方比进攻方拥有着绝对优势。即使面临美国的绝对军力优势,中国也仍然从容地通过增加核武器的机动性、建设地下防护网络等措施,长期确保着核武器的生存和反击能力。中国对各种反制、诱饵和突防措施的研究,也使其有信心应对未来反导系统的影响。

  三是核武器与国际地位的关系。中国的国际地位不仅来自其拥有核武器,更来自其长期奉行的理性核政策。正因为中国不搞军备竞赛、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等政策与广大无核武器国家的要求相呼应,中国的国际地位才日益提高。

  

S6.jpg

 

  国内有人提出,国家的国际地位来自于核力量的支撑,当中国的核力量与美国一样强大时,美国就不敢对中国傲慢了。因此,中国现有的核武库“已经严重不适应我们所处的'世界第二'这一特殊位置了”,“在核力量上,中国必须'同美国比'”。事实上,核武器的多少,解决不了美国对于俄罗斯和中国的傲慢问题。冷战期间美苏之间的互相傲慢没有因为核武器数量高达数万而发生变化,现实中美国对中国也要比对拥有均势核武库的俄罗斯客气得多。

  尤其在当今,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地位有更广泛、积极、有效的新来源:经济奇迹、科技突破、睦邻友好、国际维和、文化输出……由此,中国的内政和外交实践早已突破了通过核武库寻求国际尊重的观念。发展超出可靠核反击能力的核力量,不但无法增加安全利益,反而带来周边国家对中国追求“核讹诈”的担忧,对维护国际形象、赢得国际尊重有害无益。

  长远来看,最终的全球核裁军一直是中国寻求的目标。基于冷战时期恐怖平衡的核安全不是根本安全,无法永远延续,并伴随着各种非有意核战争的风险,从自身安全和全球稳定出发,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应该在关乎世界和平的关键领域积极引领正向潮流,避免走西方国家的弯路,坚持冷静理性稳健的核政策。美俄等核大国也应检省自己的核政策,避免作出负面表率。

责任编辑:

美俄核扩军言论对中国核政策的挑战

关键词: 核武器

来源:中美聚焦 2017-01-31 12:41:53

美俄核扩军言论对中国核政策的挑战

作者:赵通

美俄双方你来我往的核扩军喧嚣余音未散,中国媒体上已出现了对长期奉行的核武器发展战略的反思。有人提出“必须进行彻底的观念重建”,“加强中国战略核力量,中国不可患得患失”!

   12月22日,特朗普在推特上宣称:“美国必须大幅加强并扩张核力量”。他随后表示:“来一场军备竞赛吧!我们将一路领先,击败所有人!”同时,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强硬宣誓要强化俄罗斯的核力量。

  

S1.jpg

 

  美俄双方你来我往的核扩军喧嚣余音未散,中国媒体上已出现了对长期奉行的核武器发展战略的反思。有人提出“必须进行彻底的观念重建”,“加强中国战略核力量,中国不可患得患失”!

  总的来看,美俄有关核力量的隔空较量,引发了中国国内对于中国核政策的三方面争论,其涉及中国核政策的基本出发点,有必要深入讨论。

  一是发展核武器的目的是什么?核武器的性质与常规武器存在根本差异。核武器对平民和环境的极大杀伤力使得没有国家敢于轻易首先使用。在敌对双方都掌握可靠核力量的情况下,一国首先使用也不会带来战略优势,反而会招致两败俱伤的“双输”结局。因此,核武器从本质上是战略威慑武器。中国多位领导人深刻指出,核武器的唯一作用是通过展示核反击的能力,防止别国对本国进行核打击。相较之下,美国等个别国家对核武器作用抱有过高期望,一味把核力量与全球领导力挂钩,因此走上一条先扩军又被迫裁军的弯路,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经济和政治代价。

  

S5.jpg

 

  二是发展多少核武器才足够?非常明确,核力量是否足够的判断标准是:如果敌国对本国进行核打击,本国是否能有足够的核武器生存下来并对敌国进行有效核反击。这种可靠的核反击能力是一国核威慑力的根本。

  中国几代领导人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并一再指出中国发展核力量是为了拥有最起码的核反击能力;相反,发展大规模的核武库并不能增加核威慑力量。几十年来,中国精干有效的核力量确保了国家不受核打击威胁,同时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相比之下,美苏陷入螺旋式军备竞赛,苏联甚至经济被拖垮,国家解体。这验证了中国领导人“如果中国在这方面花的力气太多,也会削弱自己”的论断。

  从军事角度讲,只要能保证核武器的生存和反击能力,小规模的核武库也能维持可靠的核威慑。与常规武器相比,核武器及其投送装置无法担负常规军事任务,无法在国家安全面临各种现实威胁时发挥具体军事作用,甚至因其保密性和敏感性而无法执行出访国外、联合演习等军事外交职能。因此,在能够维护有效核威慑的情况下,没有必要大力扩张核力量。中国几十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围绕核武器的攻防对抗上,防御方比进攻方拥有着绝对优势。即使面临美国的绝对军力优势,中国也仍然从容地通过增加核武器的机动性、建设地下防护网络等措施,长期确保着核武器的生存和反击能力。中国对各种反制、诱饵和突防措施的研究,也使其有信心应对未来反导系统的影响。

  三是核武器与国际地位的关系。中国的国际地位不仅来自其拥有核武器,更来自其长期奉行的理性核政策。正因为中国不搞军备竞赛、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等政策与广大无核武器国家的要求相呼应,中国的国际地位才日益提高。

  

S6.jpg

 

  国内有人提出,国家的国际地位来自于核力量的支撑,当中国的核力量与美国一样强大时,美国就不敢对中国傲慢了。因此,中国现有的核武库“已经严重不适应我们所处的'世界第二'这一特殊位置了”,“在核力量上,中国必须'同美国比'”。事实上,核武器的多少,解决不了美国对于俄罗斯和中国的傲慢问题。冷战期间美苏之间的互相傲慢没有因为核武器数量高达数万而发生变化,现实中美国对中国也要比对拥有均势核武库的俄罗斯客气得多。

  尤其在当今,国家的软实力和国际地位有更广泛、积极、有效的新来源:经济奇迹、科技突破、睦邻友好、国际维和、文化输出……由此,中国的内政和外交实践早已突破了通过核武库寻求国际尊重的观念。发展超出可靠核反击能力的核力量,不但无法增加安全利益,反而带来周边国家对中国追求“核讹诈”的担忧,对维护国际形象、赢得国际尊重有害无益。

  长远来看,最终的全球核裁军一直是中国寻求的目标。基于冷战时期恐怖平衡的核安全不是根本安全,无法永远延续,并伴随着各种非有意核战争的风险,从自身安全和全球稳定出发,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应该在关乎世界和平的关键领域积极引领正向潮流,避免走西方国家的弯路,坚持冷静理性稳健的核政策。美俄等核大国也应检省自己的核政策,避免作出负面表率。

收藏 分享

声明:凡注明来源"钝角网"文章的,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原文链接。本网站作为互联网言论交流平台,所刊发文章并不代表本站立场。
参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