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来源:搜狐 2017-04-30 08:04:58
作者:海那边
朝鲜,一个熟悉又神秘的邻居。虽然与我们隔江而望,鸡犬相闻,却又一副闭关锁国,老死不相往来的样子。一个普通的大学生跟随《世界粮食组织》组织的科教文援助考察小组,从吉林组队,在辽宁丹东出发,途经新义洲,龙川,宣川等地,最后到达平壤,开始了近两个月的朝鲜之旅。下面他将把这次朝鲜之旅的经历分享给大家,让大家看到一个真实的朝鲜:
朝鲜首都平壤街景,繁华的平壤与平壤以外的朝鲜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准备
先说路途上,我们之前听说朝鲜物资奇缺,随团的世界粮食组织官员斯利芬。劳(下面简称团长)拉是一位常年奔波在诸如伊朗,巴基斯坦,巴勒斯坦的传奇女性,她能说8个国家的语言,汉语也很流利,他很和蔼,看不出来已经年过50,而且她和我们调侃的时候还半开玩笑地跟我们说,她以前是是被派来中国的间谍(汗!),团长告诉我们,在去之前,大家都要准备好充足的物资,团里给了我们一个星期的时间准备。
下面是我自己预备的物资清单:
方便面:方便面20箱(看清楚!!!20箱!!!500袋以上,不是骗你们)
电池:新华5号,3小盒(后来证明没有用),大号的3号电池,6盒(很有用)
袜子:10圆4双的批发外贸货,纯棉的(吉林物价便宜呀)50双
换洗衣服若干,球鞋4双(后来证明带少了。)
皮鞋,西装各两套,运动鞋(李宁2双、阿迪达斯1双)
胶卷:柯达10卷(不够)
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
在集合的第一天,我们将一些路途上的物品装在随身的背包里,其他的物品,两个人,两个人地分别装到了一个1.4米*1米的联合国标记的铝合金箱子里,方便面之类的统一装木箱。
我们由吉林出发,开赴丹东。
后来我们在丹东呆了一天,晚上自由活动的时候,在驻地的酒店上看朝鲜,对面黑麻麻的一片,和丹东的灯火辉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好象对面是没有改革开放前的祖国,而我们这里是香港一样,朝鲜对面只有那时不时闪烁一下的灯塔在向我们表示,那是另外的一个国度。
出发了。
入朝
我们的驻地靠近金日成综合大学,我们此行的主要活动地点也在这里,我们统一住在一排平房里,可以烧炕的,不是朝鲜通用的地热,我们每个房子住6个人,被褥是我们自带的(后来走了送了),每个屋子给我们配备了2个生活委员,我们的那两个,一个叫朴文一,一个叫金光(精光,我们后来都这样调侃他。)和我们差不多年纪,但是汉语少有地流利,不奇怪,不流利怎么监视我们,我们平时走动的时候,他们必须得有一个人跟我们在一起(大队活动除外。)
方便面等食品让朝鲜海关克扣了3分之一,我为此骂了好几次,精光在一旁边开始听了很尴尬,说一定会向上面反映,还再三表示这些是个别现象(全团这么扣下来,接近1吨的食物就被海关给扣了)
朴和精光两个人永远是一身白衬衣蓝裤子的装束,还有就是那坐胸口上方的小金像章,开始的时候,卫生都是我们自己打扫,直到了我们称之为‘方便面事件’的事情。
方便面,在祖国是一个很普通的食品,我们平时是实在不行了,才去吃他,但是在平壤,这里朝鲜政府除了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在金日成综合大学的礼堂里组织了一个比较可以的欢迎餐会后,给我们配发的食物我们就从来没有吃好过(饱倒算饱,但是朝鲜的饭菜太难吃了)但是相对我们算好的了,给我们单独开了个食堂,吃小灶,朝鲜的学生不让进。
方便面就成了我们调剂口味的食品,我们隔三差五地吃点,在到了平壤一周后,一天我们又不去吃饭,朴和精光就来管我们要饭票(饭票通用),正开门的时候就看见了我们在吃面,精光机灵,首先就问我们,这个怎么怎么怎么样,我说的,你们问问不出结果,干脆自己尝试有一下,他们连推辞,说,这个不和规定,但是我们已经看出来,其实他们是很想吃一点的,我就说了:这个是交流的需要啊,增加感情。
后来他们也就不说话了,跑回去拿了自己的饭缸来,我一看他们的饭缸,靠,那是饭缸吗!整个一洗脸盆,同学问他们,你们平时吃这么多吗?这个问题有些唐突,他们很不好意思,后来才跟我们说,因为我们的饭票是小灶的,可以在大食堂打多一倍的饭,他们很少吃的这么饱过。
鉴于他们这么说,我就给他们泡了4包(一个人4包)面,他们感觉我们的泡面方法很神气,面居然不用煮就可以吃了,开始他们还不相信,泡面一般不是3分钟就可以吃了吗,他们居然等了10多分钟,怕是不熟,到开吃的时候,面条已经由于吸水膨胀的不行了,足足膨胀了近一倍的分量,我看了都想吐了,但是他们才让我感到惊讶呢,不到10分钟,那一盆面就没了……
他们两个人的吃法让我没了食欲,但是他们却表示这辈子没有吃过这么好的面条。自从那以后,他们有事情没有事情就来帮我们打扫卫生,烧开水,一般我们回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屋子里面了,我们也不怕丢东西,他们也不会偷,这点很好,我们就给他们泡上几包面(我的方便面就是这么耗费了的!)当做酬劳,每次他们嘴里都说不好意思,但是吃的比谁都快,诸如这样的还有巧克力,百事可乐,蒙牛牛奶……
我们平时就是在他们观察员的陪同下做课题,一般是将世界粮食组织原先的援助数据整理,检查,并且和他们交流谈判,探讨问题(说明白了就是他们向世界粮食组织讨饭,而我们想给,但是又不想给那么多,大家讨价还价),我们学生的工作主要是交流学习,和他们一起生活,共享社会主义美好。~我们没有出平壤,也没有随大部队去农村视察,因为团长说怕我们这些心理不成熟的去了,承受不起,他们去的地方可是真正的反映了朝鲜的真实景象的,用领队的话说,苦的你看了毛骨悚然!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呢?我不敢想,但是我倒是听领队说,他们以前去的时候,我们祖国国内最破最破的山路,就相当于朝鲜的2级公路,他们每走一次都要颠簸很长时间,成年人也承受不了那个道路,破的不成样子。
死记硬背的朝鲜大学生
我平时在金日成综合大学里面看到的,是一片很忙碌的学习景象,他们的大学其实比我们国内的高中轻松不了多少,但是学习的效率和方式有些值得商榷,我想可能是平时被教导(或者是教条)惯了,有些东西只会按照既定的程序来,一旦遇到变通的问题,就有些茫然了,就拿个比方来说,课本上面教他们怎么解数学题,那些例题他们绝对很熟练,但是只要将数据改了几下,再将题目综合一下,他们的表现就和我们的小学生一样了。
但是我想,死记硬背也有死记硬背的好处吧,他们对一些东西,好象单纯的数字什么的记忆力很强,而且在细节的观察上很到位,看看精光就知道,我平时还以为他在望别的地方呢,其实我的一举一动都没有逃过他的眼睛。
在这个大学里,每天晚上,精光他们都要去参加以小组为单位的“思想交流”(这个名字是我自己起的),我们也是通过领队才知道,团长与领队还有其他的专门工作人员我们平时其实见不到几次面,他们有他们要忙的事情。而且,他们在活动方面,说实在话,局限要比我们多得多,按照领队的话说,他们是经常出入这里的人,对这里很熟悉,一旦要是发生战争了,他们就会被当成向导……难道朝鲜人不知道天上的卫星监测吗?
在朝鲜,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就是,他们有的东西,才可以出现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但是他们没有或者说不能掌握的东西,绝对不会出现,只有少数相关人员或者高级领导才能懂得,就好比卫星,金日成大学的学生普遍的概念和印象是我们祖国的“东方红”和“风云”一号,其他诸如美国的什么卫星呀航母什么的,他们基本没有一个具体的想象概念,他们平时所接触,认为比较高科技的东西都是我们祖国70~80年代的产品,好比计算器(不是计算机)电子表之类的,更不用说什么 CD呀,MD呀什么的,他们不懂得,而且老百姓也用不上。
他们印象中的导弹呀,是我们打越南时候用的那种很旧式样的导弹,但是他们天真地认为只要他们掌握了这个,就会“保卫世界人民”,很多情况下,我们不能给他们谈论新潮呀,流行的东西,我们要是交流的话,基本前几句话都得采取试探性语言,就是我们先问他们日常的什么什么,完了他们按照官方的描述给我们转达,就算后期朴和精光和我们混的很熟了,在这个问题上,他们的政治思想是绝对过硬的,我们和领队聊的时候其实也明白,为什么我们国家现在还不打算放弃朝鲜就是因为我们国家打的是朝鲜牌,而美国打的是台湾牌,按照领队的话说,你看看,只要美国敢宣称,不管台湾了,我们中国绝对会放弃朝鲜,这个就叫制衡的道理。
援助
因为我们去的目的不同于其他国内的游客,所以可能见到的和听到的与大家旅游的见闻肯定有偏差,说老实话,我们在平壤的这2个月,几乎都没有去过什么旅游景点,我们平时要做的,就是整理数据,做记录,还有就是帮助团长他们那些工作人员整理他们的语音记录,这个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但是都交给那些英语专业的同学了,我就是纯粹的搞预算的,在我查阅了这么多年以来的援助资料后,发现,祖国每年给朝鲜的供给是一个你们都不能想象得到的巨大数字,因为我们是调查的,所以我想数据应该会很真实,但是上面的援助数据很有趣。
根据不同时期,援助也不同,占同期GDP比例很大的是老毛时代,那时供给的相当于1个省份的国民生产总值,但是3年困难时期的6年阶段(就是3年困难的前两年后1年3年困难时期)时候这个数值也变的相对比较少,小平同志时代呢,中国给的比例应该是最少的,还不到一个西北城市的国民生产总值,但是钱还是要比老毛的多,江头的时代呢,初期给的相当于一个省的了,但是这个数值随着后来联合国的介入,变的大大缩水,或者缩水的原因还有别的什么的,我就不知道了,96~97年吧的时候,这个援助的数值下降到历史最低点,非常非常地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援助主要是粮食,燃油,电力(这个也有???)建材(几乎都是高标水泥,高兆帕钢材),军火没有见过,想必机密不在我们的考察范围,我算了算,要是按照朝鲜人人均算的话,我们供给给他们的粮食(我们祖国和联合国一起),可以供他们全部人什么也不干地活上几乎150天(估算,肯定有出入的),这个就好象我们中国凭空多出来了一个省的人口一样,我们老百姓就这样养着他们吗?
我很不理解。江头时期还有一个现象就援助的物资不固定,幅度很大,好象有那么一感觉,我心情好就多给你点,心情差就少给你点。对了,我们援助的物资里面,粮食上面主要的不是大米,而是玉米,主要的供应地是吉林,蔬菜和水果的比例很小,而且都分地区来给。
因为朝鲜是在向我们讨饭,所以他们给我们的资料上面都将自己写的很潦倒,数据都很震惊,老毛时代到江头时代朝鲜每年都会因为饥荒而饿死人,数值有时候高达上万?真的假的,有意思的是小平时代,就是我说的不知道是97还是98年,或者更早一点,不是说援助最低吗,那个时候居然死的人的比例是相对很少的,真有意思,但是到了江头的时代,每当我们援助少的时候,朝鲜就会饿死很多人,给的多的就会饿死很少人,这个总算是正常了,但是我不禁纳闷,你们朝鲜难道要我们来养着呀,自己不会动手动脚吗?
其实导弹和核弹这个东西朝鲜的老百姓,甚至军人都了解的不深刻,我们从国外的描写其实比他们的消息要丰富的很多,就好象国外来描写我们祖国一样,精光他们仅仅是知道核弹是一个很厉害的炸弹,日本就是被核弹打败的(他们的话),按照他们的话说,只要拥有了核弹就不被欺负,就能保卫世界和平,其实你不知道,在朝鲜,其实核弹是一个算的上是可以讨论的话题(志愿军都没有这样的待遇),为什么,就是进位小金宣传的(我也只能说这么多了,再多地牵扯政治我不想)。
至于导弹,你相信我,你去到朝鲜问10个人,能回答你的绝对不会超过3个,而且我们和他们交流都是采取试探性的语言,你认为我们孤身一人在这样的国家,应该首先考虑的是安全还是首先考虑求知?你没有到那里的经历,等你感受到那里的静悄悄的气愤,不是一片静悄悄,而是整个国家都这样,可以说阴森的可怕的时候,你也就明白我的感受了
危险的人际关系
我和精光在对待他们领袖上面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在平壤随处可见老金和小金的标语牌,当然老金的多点,起码还多个永生塔,老金和小金在全国各地为自己树立的这些墓碑(我认为的)达到了几万座之多,朝鲜人在他们长期的教化之下,将这些当成他们心灵的寄托,精光有思想上的低潮时(一般都是在他们开思想交流会后,由于朝鲜提朝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样对人际关系损害很大),就会自己一个人到金日成综合大学主楼前面耸立的“领袖象”下去倾诉,他们觉得这样的现象很正常。
我在金日成综合大学里经常看见有人低头矗立在老金的墓碑前,问了精光,才知道,一般是这个人有心事了,无处倾诉,就只好来找老金了,在精光的描述中,我感觉到,在朝鲜这里,由于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存在,大家为了体现他们所谓的进步,想方设法地揭发别人,要是按照一天揭发一件的话,平均一个成年人一辈子几乎要揭发一万二千件的别人的罪行或不足,或者思想上的落后问题,(哪里有那么多问题给他们揭发的),这样就造成了朝鲜人相互彼此之间感情的淡薄,他们人与人之间封闭的很深,不敢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别人,担心一不对就会被别人当作揭发的对象,所以朝鲜人之间的交往真可以称的上是泛泛之交了,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的,除了这个,朝鲜人还有一个习惯,就是“终身敌人制度”,这个是在平壤普遍的现象,在别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这个代表什么意思呢?
这个意思是,比如说平时不是要求揭发检举别人吗,因为大家内心都封闭不向别人透露,朝鲜人能大范围地乱咬一气,只有将目标对准一个人,一般都是单位的同时或工厂里面的工友,你只要将他选择为了检举斗争的对象,那么在长大几十年的成年人寿命期内,你平时开思想交流会的时候一般就会将他当作攻击的对象,他也不例外,一个人将另外一个人当做了检举对象,别人就不能再将他当做检举对象了,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和人之间过度的交恶,你要是将他当成检举对象,只要在思想交流会上一说他的名字,那个人就会马上明白,我想朝鲜人很敏感也就是由此而来。两人并不是平时相互看不顺眼才能成为相互的检举对象的,往往他们两个之前并没有交往,但是一旦成为敌人后,他们句开始想方设法地搜集对方的黑材料,因为你不揭发他,那么他照样也会揭发你。
我问精光,你的“对象”固定了,他告诉我满意班是工作了才叫“对象”,现在的按照他的话说,只能称的上是:实验品,但是他告诉我,他的实验品很不好对付,按照他的话说,平时揭发的内容无非是走过领袖墓碑的时候没有敬礼了,上班的时候打哈欠了之类的无聊问题,他们其实对这些揭发很麻木,一般揭发完了之后就是照本宣科的检讨,要是有人运气背,当天有诸如迟到的“重大”劣迹被揭发了出来,大家几一起批判他,那个人内心不好受就会到小金或者老金的墓碑去哭诉寻求心灵上的慰藉。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把小金或者老金当成心灵上的寄托一样,他们认为只有小金或者老金才是他们的知心人,但是他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局面是谁造成的呢。
但是总而言知,他们对小金老金的尊敬演变成为对他们的墓碑爱屋及乌,他们经常自发地去打扫,精光告诉我,有一个小学生,为了打扫落在小金标语牌顶上的落叶(标语牌最低的也有3米),而从上面摔了下来,断了骨头,但是在采访她的时候,小学生动情地说:宁可牺牲我的性命,也不愿看见我们伟大的XXXXX有一点的污渍,我的人生就是奉献给我们的伟大领袖的。精光说到这里,眼里含着泪光……
我感到一阵不寒而栗。
医疗
继续写吧,让你们也明白明白点平时看不见的。
先说说平壤你医疗,在朝鲜,医疗是免费的,但是医疗的免费却没有真正地落实,尤其是80年代过后,在朝鲜,医院的大夫是一个非常非常让人羡慕的职业,我印象中的朝鲜,只要是医院的工作,没有不令人羡慕的,在朝鲜,“关系”学这个概念与国内比较,我个人感觉更甚,你没有一定的关系,在那里更难生存,你要是有个一般病情,头疼脑热的,朝鲜老百姓一般是干挺或者是采取土医治疗,要是有需要动手术的,那么你的运气就不会那么好了,你得层层地找关系,或者就是你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能买到指标。所以,在朝鲜要是有人生病了,不一定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在那里死亡的很多几乎是怀孕妇女,尤其以平壤以外的地区居多,故此我感觉,其实朝鲜缺乏的是医药而不是粮食。
朝鲜平壤的医生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但是他们的素质我不敢恭维,当然,在平壤,能最后成为医生的,必然算的上是精英中的精英了,但是他们一旦成为了医生后,就会想方设法地敛财,在朝鲜,医生的贪污与受贿是一个公开的现象,但是没有人去过多地国文,一个医生或者护士的职业足以令一个6口之家丰衣足食,朝鲜疾病发生率很高,还有就是传染病流行,老百姓在看病的时候,少不了将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或者从黑市上交换来的一块布,一双鞋,或者是一点好的东西,拿去贿赂医生以挽救家人,一般在平壤还好,但是精光告诉我,他一旦要结婚的话,就得早早地开始积攒“储备”了,什么叫储备,我给大家解释一下。
朝鲜没有计划生育,朝鲜鼓励多生以及早婚,一般要是一个妇女生了3个孩子的,全家就可以晚上班一小时,早下班一小时,节假日比别的家庭多配发10%的粮食,所以朝鲜都是3~6口的大家庭居多,当然也有生孩子少的,但是在朝鲜这样一个高出生率的国家里,医疗条件却没有跟上,故此妇女一般在怀孕期营养很难保证,还有就是在生产的过程中妇女死亡率很高,(在朝鲜要是发生难产事故,一般都救母亲,孩子处理掉),这样导致一个家庭只能靠走后门来寻求医疗上的保障,所以我觉得朝鲜的医生比我们国内的还黑,精光所说的“储备”,就是因为在朝鲜这样一个物资奇缺的地方,你只能事先预备好点钱呀或者硬通货以备不时之需,要不你一旦遇到类似问题,那么只有眼巴巴地看着,这样很残酷,但是老百姓都麻木了,已经习以为常。
而我感觉到的是莫名的悲哀。
特别教师
其实,我在朝鲜的时候,接触到了几个金日成综合大学的特别教师。为什么叫他们特别教师呢,因为他们年纪最小的也已经有50多岁到60岁,但是他们却没有教授的头衔,面容表情也很痛苦,在这里他们的待遇还算可以,起码饿不死,这里他们是一个可以公开讨论的话题,他们是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从国内跑到朝鲜去的人,还有就是文革时候去的,但是后来祖国经济发展了,他们想跑回来,但是祖国拒绝了他们,因为他们相当于当了墙头草了。
他们在平壤的生活不尽人意,但是因为去的人很多是知识分子,所以待遇还算不错,但是他们的子女就不是很好了,学生对他们很有礼貌,但是充满了戒备心理,平时仅仅是面子上面的交流。朝鲜当局很有一点残酷的味道,他们容许我们和那些人交流,喜欢看他们痛苦的表情。
我接触的一个教师已经50多岁了,他见到我的时候很紧张,现在已经不象以前那样要有监察人员陪同了,精光在旁边就可以,那个教师不能到我们住的地方去,我们只能在食堂或者别的地方公开地交流。
教师脸色很低沉,眼光都是在不停地在看自己的鞋子和我的鞋子,他穿着一双蓝边白底的象闲鞋一样的鞋子,洗的有点发白,而我穿的是李宁。
我们开始自我介绍了之后,沉默了一段,还是他首先打破僵局的。“你这个鞋子……很好看。”我惊讶他汉语还是这么流利,很大程度上区别于精光他们。
“其实,在家里面。我尽量和妻子说普通话”他说这样的话的时候,脸上有一抹羞愧的色彩。
“中国现在很好吧?”他的话引起了我的一丝不快,“我的祖国现在很不错。”我这么回答他的。
他可能感觉到了我的不满,脸红了。
我看着他的样子,消瘦,眼睛里面满是惊恐的神色,又有些不忍。
“你现在过的怎么样?”我这么问他,实在是没有话可以问了。
“当时年轻,有些冲动”他一再这么说。
“国内还有家人吗?”我问题可能触动了他的心事。他欲言又止,想必是有的,这个问题他没有回答。
“那么能联络到吗?”我问。
“以前争取过一个指标,到新义洲旁边见过一面。”他说的。
“当时很感激帮我的中国交流团,我也是命好,负责接待了他们”
他告诉我,他的父母已经去世,还有一个姐姐,他不同于其他投到朝鲜的朝鲜族人,那些人可以靠步行走到新义洲然后靠偷渡去中国找亲人,因为他们原先一般都住的比较近,但是他不一样,他的家在河北,相对而言,太远了。
那次见面她姐姐没有来,姐姐的儿子来了,给他带了很多东西,在旁边监视的朝鲜监察官员注视下,他哭的很厉害,姐姐托儿子给了带来的香烟被他用于贿赂了监察的官员,才换取了短暂的独处,还暗地给了他4000美金,这样他回去的生活就好过了一点。
“你想过回去吗?”我问的很冒昧。
“不敢想了,怕了,也认了。”这句话让我体会到了一个投朝者深深的悔恨与长期的无奈。
归罪美国
为什么小金的政权能存在,我觉得这个也归功于他基础打的好,他们把一切矛盾都归罪于美帝国主义。把遇到的一切困难都归罪于美帝国主义。他们利用这种宣传缓解国内的矛盾,挑起国内人民对美国的愤慨。
其实我所接触的朝鲜人读一自己现在的生活存在着一种朦胧的感觉,就是在小金的宣扬下,认为领袖是对的,人人都羡慕他们的生活,但是在内心里面又存在着寻知的渴望,他们想知道外面的世界别人过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这个事情,在94年后的几年,开始通过某些能接触到国外的人(首先是高官呀,做贸易的呀),的闲谈中了解,后来就开始一个传一个这样地散播,当中也有被小金收拾的几次,小金也懂得做人,时不时给自己的人民一些渴望,大致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情况下,朝鲜的民众并不抱怨政府。他们说这些都是美帝国主义造成的。是美国封锁我们,使我们这么困难。
其实并非他们愚昧,他们只是被人洗脑了。
所以有人说的好:朝鲜这个国家是个外表和实际反差最大的国家。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你做为一个游客,随组织好的团队到朝鲜做短暂的旅游,那么你所见到的一切都很美好。旅游线路经过的地方,农村的集体农庄住的都是楼房。你下榻的宾馆,服务员会精心热情地为你服务。到学校参观,你会看到天真烂漫的儿童为你表演节目。平壤的整洁的市容,美丽的景色,都会令你惊叹。总之,你所见到的一切都会感觉朝鲜人民很幸福,这真的是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国家。
婚姻
谈谈朝鲜的婚姻。
朝鲜的离婚率是极低的,即使有家室的中年人,即便在婚姻上因性格志趣、经济家务、习性情感等出现了裂痕,也是绝对不敢迈出离婚这一步的。因为整个社会在道德层面上,对“离婚”持强烈的负面评价(朝鲜书报极力宣传“美帝”、“资本主义”的离婚率高,以证实“生活腐朽”)。个人的离婚理由一旦公开提出,立即就会被戴上“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标签,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前途。只得以放弃撞开离婚大门为代价,来认同、来维护以强调“主体思想”的权威。
在平壤,恋爱是自由的,婚姻得经过组织的审查,平壤金日成综合大学里面也可以看见一对对的男女,但是他们最组过火的表现也仅仅是公开的牵手而已,绝大多数其实就是只能以交流思想的名义走的很近。
妇女在朝鲜其实是一个承担了很大部分家庭劳动的角色,妇女在朝鲜的地位并不是很平等,我在金日成综合大学里面就看出来。精光他们只不过好象是为了完成任务,更多的是带有监视成分才会跟我们一起的,我在想,难道是怕朝鲜的MM见我们长的帅跟我们跑了不成?这个推论我们经过认真讨论觉得是正确的。呵呵
其实你在平壤,经常可以听见有人在唱歌,大部分是女性,我看他们唱的很不错,声音清脆,比国内的某些歌星那些造作的声音要好的多,而且他们不怕生,你可以和他们一起唱歌跳舞,不过我们没有尝试过,我们仅仅是看见其他朝鲜人和他们一起在周日的时候在小金或老金的墓碑下跳舞,真是素未谋面的人就可以加进去的感觉。
我们在平壤为什么算的上是优待呢,就从他们给我们提供的饮食上可以看的出来,我们在朝鲜吃的饭菜是热的(比国内的凉一点),喝的水也是热的,他们还给了我们几个暖壶使用,要知道,精光他们一般都喝冷水吃冷饭的,还有就是他们喜欢吃辣的,而给我们的饭菜上面没有加啦,这点我们可以看出来,他们招待我们算比较高的规格了,能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来安排。
矛盾的年轻人
谈谈我对朝鲜人的感受。
精光他们可能就是一个典型的矛盾综合体。
一方面,他们对自己是很有优越感的,因为他们其实是在小金的洗脑下把自己当成了社会主义的老大哥,他们的思想里面一直认为全世界都在等着他们解放。他们现在要做的只是积蓄力量而已。
另外一方面,他们缺少象我们祖国这样的忧患意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现在面临着怎么样的困境,这一点上,他们的忧患意识连韩国都不如,当然,这个也是教化的,因为在小金的世界里,没有人真能象韩国那样动不动就大喊大叫地。其实你们不知道,朝鲜人在对待事物方面,很是欺软怕硬,我自我感觉。
还有,虽然他们现在是有优越感,但是他们却充满了困惑,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既然全世界都羡慕他们,那么为什么他们的生活还是那么困苦呢,这个是他们很多人心中的一个结。
再次,他们并非是我们祖国宣传还有他们宣称的那样和我们的关系是用鲜血构筑的,其实在朝鲜,他们对待我们的感觉可能说实在话,还不如他们认为的敌人韩国好,这一点从志愿军在朝鲜的地位就能看的出来,他们现在对于志愿军的功绩只字不提,是真正地不提呀,我想要是有到板门店旅游过的人就知道了,领队说,他们去的时候,朝鲜的讲解员将所有的功绩都揽到了老金身上,现在朝鲜小学的课本里还吹嘘着老金用步枪将美国的喷气机一枪干下来的事情,据说当时彭大将军也在场,被他们编的说是彭大将军屁滚尿流,我听了不免有些气恼,是人都可以用脑子想出来,我们的人在怎么样,怎么可能如此不济??就好象史书是靠人所编撰的,这样往往带了很大一部分的个人意见与评价,但是,评价是主观地,君不见历史书上总记载或提及有勇无谋之辈。
虽史书所提及有勇无谋之辈时常是为了衬托主刻画人物,但是我们细想,此人残留于历史之中,怎可能如此不济?国君,主帅怎能如儿戏一般将数万兵马交予此人?
没有中国拖累已解放世界
精光他们的父辈们更是在中国的问题上报理所当然的应该得的态度,因为在他们的思维里,其实是他们一直在保护着中国不受到美国的侵略,现在领队说他们的史书里面仍旧清晰地记载着是他们抗击了美国,搞的美国现在一直被他们压制在境外,而我们中国,就躲在了他们背后享受着,所以在他们的心目中,中国是靠他们的鲜血来保护的,所以中国感激他们,这么多年来一直给他们送钱送东西,(他们把我们的援助当什么了?),他们认为他们的这些得到的理所当然。
什么狗屁逻辑?
你们不知道,在朝鲜,我没有看见一幅世界地图。可能这个也是宣传的需要吧,要不小金要是给他们看了,可能他们看见中国这么大,他们就该怀疑了。
还有就是上个世纪(年代我忘记了)的时候,当时朝鲜不是和我们闹的很僵吗,当时不是据说老毛的儿子的坟墓都让他们给扒了吗,现在朝鲜的老人都在教育精光他们,说是当时的中国背信弃义,怎么怎么样,具体的可以参照我们和苏联的事情。这个就是他们对中国的印象,你说,要是按照他们对我们的这个思维,你说他们真能是对我们好吗?我觉得不是,只不过他们对我们有要求而已。
在他们的概念里,认为朝鲜和资本主义国家永远没有中间线路可言,但是除了韩国之外,他们认为韩国之所以有今天完全是美国的蒙蔽和历史的原因,在这里不得不提一点,平壤人的历史概念里,普遍的观念是因为我们祖国,中国这个大后方拖累了他们当时统一朝鲜半岛的,根据精光的描述,他们本来已经将帝国主义赶下了大海,但是中国方面苦苦要求说,国家(指我们祖国)已经不能再这样拖累下去了。所以伟大的领袖才不得不考虑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其实,要是当初我们能再坚持一年,那么到现在我们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旗帜早已插遍世界每个角落”这个是他老师告诉他的。精光说的时候,理所当然地语气坚定,惋惜之情自然流露,
但是,在朝鲜年轻人中,有一种想法很普遍:自1953年“战争胜利”以来,50年过去了,朝鲜想必已经积蓄了足够解放全世界,或者不说全世界,起码是亚洲的力量。他们普遍想来一场战争,他们的父辈们我不知道有没有向他们描述过类似的概念,我想,上梁不正下梁歪。
关键词:
来源:搜狐 2017-04-30 08:04:58
作者:海那边
朝鲜,一个熟悉又神秘的邻居。虽然与我们隔江而望,鸡犬相闻,却又一副闭关锁国,老死不相往来的样子。一个普通的大学生跟随《世界粮食组织》组织的科教文援助考察小组,从吉林组队,在辽宁丹东出发,途经新义洲,龙川,宣川等地,最后到达平壤,开始了近两个月的朝鲜之旅。下面他将把这次朝鲜之旅的经历分享给大家,让大家看到一个真实的朝鲜:
朝鲜首都平壤街景,繁华的平壤与平壤以外的朝鲜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准备
先说路途上,我们之前听说朝鲜物资奇缺,随团的世界粮食组织官员斯利芬。劳(下面简称团长)拉是一位常年奔波在诸如伊朗,巴基斯坦,巴勒斯坦的传奇女性,她能说8个国家的语言,汉语也很流利,他很和蔼,看不出来已经年过50,而且她和我们调侃的时候还半开玩笑地跟我们说,她以前是是被派来中国的间谍(汗!),团长告诉我们,在去之前,大家都要准备好充足的物资,团里给了我们一个星期的时间准备。
下面是我自己预备的物资清单:
方便面:方便面20箱(看清楚!!!20箱!!!500袋以上,不是骗你们)
电池:新华5号,3小盒(后来证明没有用),大号的3号电池,6盒(很有用)
袜子:10圆4双的批发外贸货,纯棉的(吉林物价便宜呀)50双
换洗衣服若干,球鞋4双(后来证明带少了。)
皮鞋,西装各两套,运动鞋(李宁2双、阿迪达斯1双)
胶卷:柯达10卷(不够)
还有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
在集合的第一天,我们将一些路途上的物品装在随身的背包里,其他的物品,两个人,两个人地分别装到了一个1.4米*1米的联合国标记的铝合金箱子里,方便面之类的统一装木箱。
我们由吉林出发,开赴丹东。
后来我们在丹东呆了一天,晚上自由活动的时候,在驻地的酒店上看朝鲜,对面黑麻麻的一片,和丹东的灯火辉煌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好象对面是没有改革开放前的祖国,而我们这里是香港一样,朝鲜对面只有那时不时闪烁一下的灯塔在向我们表示,那是另外的一个国度。
出发了。
入朝
我们的驻地靠近金日成综合大学,我们此行的主要活动地点也在这里,我们统一住在一排平房里,可以烧炕的,不是朝鲜通用的地热,我们每个房子住6个人,被褥是我们自带的(后来走了送了),每个屋子给我们配备了2个生活委员,我们的那两个,一个叫朴文一,一个叫金光(精光,我们后来都这样调侃他。)和我们差不多年纪,但是汉语少有地流利,不奇怪,不流利怎么监视我们,我们平时走动的时候,他们必须得有一个人跟我们在一起(大队活动除外。)
方便面等食品让朝鲜海关克扣了3分之一,我为此骂了好几次,精光在一旁边开始听了很尴尬,说一定会向上面反映,还再三表示这些是个别现象(全团这么扣下来,接近1吨的食物就被海关给扣了)
朴和精光两个人永远是一身白衬衣蓝裤子的装束,还有就是那坐胸口上方的小金像章,开始的时候,卫生都是我们自己打扫,直到了我们称之为‘方便面事件’的事情。
方便面,在祖国是一个很普通的食品,我们平时是实在不行了,才去吃他,但是在平壤,这里朝鲜政府除了第一次见面的时候在金日成综合大学的礼堂里组织了一个比较可以的欢迎餐会后,给我们配发的食物我们就从来没有吃好过(饱倒算饱,但是朝鲜的饭菜太难吃了)但是相对我们算好的了,给我们单独开了个食堂,吃小灶,朝鲜的学生不让进。
方便面就成了我们调剂口味的食品,我们隔三差五地吃点,在到了平壤一周后,一天我们又不去吃饭,朴和精光就来管我们要饭票(饭票通用),正开门的时候就看见了我们在吃面,精光机灵,首先就问我们,这个怎么怎么怎么样,我说的,你们问问不出结果,干脆自己尝试有一下,他们连推辞,说,这个不和规定,但是我们已经看出来,其实他们是很想吃一点的,我就说了:这个是交流的需要啊,增加感情。
后来他们也就不说话了,跑回去拿了自己的饭缸来,我一看他们的饭缸,靠,那是饭缸吗!整个一洗脸盆,同学问他们,你们平时吃这么多吗?这个问题有些唐突,他们很不好意思,后来才跟我们说,因为我们的饭票是小灶的,可以在大食堂打多一倍的饭,他们很少吃的这么饱过。
鉴于他们这么说,我就给他们泡了4包(一个人4包)面,他们感觉我们的泡面方法很神气,面居然不用煮就可以吃了,开始他们还不相信,泡面一般不是3分钟就可以吃了吗,他们居然等了10多分钟,怕是不熟,到开吃的时候,面条已经由于吸水膨胀的不行了,足足膨胀了近一倍的分量,我看了都想吐了,但是他们才让我感到惊讶呢,不到10分钟,那一盆面就没了……
他们两个人的吃法让我没了食欲,但是他们却表示这辈子没有吃过这么好的面条。自从那以后,他们有事情没有事情就来帮我们打扫卫生,烧开水,一般我们回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在屋子里面了,我们也不怕丢东西,他们也不会偷,这点很好,我们就给他们泡上几包面(我的方便面就是这么耗费了的!)当做酬劳,每次他们嘴里都说不好意思,但是吃的比谁都快,诸如这样的还有巧克力,百事可乐,蒙牛牛奶……
我们平时就是在他们观察员的陪同下做课题,一般是将世界粮食组织原先的援助数据整理,检查,并且和他们交流谈判,探讨问题(说明白了就是他们向世界粮食组织讨饭,而我们想给,但是又不想给那么多,大家讨价还价),我们学生的工作主要是交流学习,和他们一起生活,共享社会主义美好。~我们没有出平壤,也没有随大部队去农村视察,因为团长说怕我们这些心理不成熟的去了,承受不起,他们去的地方可是真正的反映了朝鲜的真实景象的,用领队的话说,苦的你看了毛骨悚然!那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呢?我不敢想,但是我倒是听领队说,他们以前去的时候,我们祖国国内最破最破的山路,就相当于朝鲜的2级公路,他们每走一次都要颠簸很长时间,成年人也承受不了那个道路,破的不成样子。
死记硬背的朝鲜大学生
我平时在金日成综合大学里面看到的,是一片很忙碌的学习景象,他们的大学其实比我们国内的高中轻松不了多少,但是学习的效率和方式有些值得商榷,我想可能是平时被教导(或者是教条)惯了,有些东西只会按照既定的程序来,一旦遇到变通的问题,就有些茫然了,就拿个比方来说,课本上面教他们怎么解数学题,那些例题他们绝对很熟练,但是只要将数据改了几下,再将题目综合一下,他们的表现就和我们的小学生一样了。
但是我想,死记硬背也有死记硬背的好处吧,他们对一些东西,好象单纯的数字什么的记忆力很强,而且在细节的观察上很到位,看看精光就知道,我平时还以为他在望别的地方呢,其实我的一举一动都没有逃过他的眼睛。
在这个大学里,每天晚上,精光他们都要去参加以小组为单位的“思想交流”(这个名字是我自己起的),我们也是通过领队才知道,团长与领队还有其他的专门工作人员我们平时其实见不到几次面,他们有他们要忙的事情。而且,他们在活动方面,说实在话,局限要比我们多得多,按照领队的话说,他们是经常出入这里的人,对这里很熟悉,一旦要是发生战争了,他们就会被当成向导……难道朝鲜人不知道天上的卫星监测吗?
在朝鲜,一个很特别的现象就是,他们有的东西,才可以出现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但是他们没有或者说不能掌握的东西,绝对不会出现,只有少数相关人员或者高级领导才能懂得,就好比卫星,金日成大学的学生普遍的概念和印象是我们祖国的“东方红”和“风云”一号,其他诸如美国的什么卫星呀航母什么的,他们基本没有一个具体的想象概念,他们平时所接触,认为比较高科技的东西都是我们祖国70~80年代的产品,好比计算器(不是计算机)电子表之类的,更不用说什么 CD呀,MD呀什么的,他们不懂得,而且老百姓也用不上。
他们印象中的导弹呀,是我们打越南时候用的那种很旧式样的导弹,但是他们天真地认为只要他们掌握了这个,就会“保卫世界人民”,很多情况下,我们不能给他们谈论新潮呀,流行的东西,我们要是交流的话,基本前几句话都得采取试探性语言,就是我们先问他们日常的什么什么,完了他们按照官方的描述给我们转达,就算后期朴和精光和我们混的很熟了,在这个问题上,他们的政治思想是绝对过硬的,我们和领队聊的时候其实也明白,为什么我们国家现在还不打算放弃朝鲜就是因为我们国家打的是朝鲜牌,而美国打的是台湾牌,按照领队的话说,你看看,只要美国敢宣称,不管台湾了,我们中国绝对会放弃朝鲜,这个就叫制衡的道理。
援助
因为我们去的目的不同于其他国内的游客,所以可能见到的和听到的与大家旅游的见闻肯定有偏差,说老实话,我们在平壤的这2个月,几乎都没有去过什么旅游景点,我们平时要做的,就是整理数据,做记录,还有就是帮助团长他们那些工作人员整理他们的语音记录,这个可是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但是都交给那些英语专业的同学了,我就是纯粹的搞预算的,在我查阅了这么多年以来的援助资料后,发现,祖国每年给朝鲜的供给是一个你们都不能想象得到的巨大数字,因为我们是调查的,所以我想数据应该会很真实,但是上面的援助数据很有趣。
根据不同时期,援助也不同,占同期GDP比例很大的是老毛时代,那时供给的相当于1个省份的国民生产总值,但是3年困难时期的6年阶段(就是3年困难的前两年后1年3年困难时期)时候这个数值也变的相对比较少,小平同志时代呢,中国给的比例应该是最少的,还不到一个西北城市的国民生产总值,但是钱还是要比老毛的多,江头的时代呢,初期给的相当于一个省的了,但是这个数值随着后来联合国的介入,变的大大缩水,或者缩水的原因还有别的什么的,我就不知道了,96~97年吧的时候,这个援助的数值下降到历史最低点,非常非常地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援助主要是粮食,燃油,电力(这个也有???)建材(几乎都是高标水泥,高兆帕钢材),军火没有见过,想必机密不在我们的考察范围,我算了算,要是按照朝鲜人人均算的话,我们供给给他们的粮食(我们祖国和联合国一起),可以供他们全部人什么也不干地活上几乎150天(估算,肯定有出入的),这个就好象我们中国凭空多出来了一个省的人口一样,我们老百姓就这样养着他们吗?
我很不理解。江头时期还有一个现象就援助的物资不固定,幅度很大,好象有那么一感觉,我心情好就多给你点,心情差就少给你点。对了,我们援助的物资里面,粮食上面主要的不是大米,而是玉米,主要的供应地是吉林,蔬菜和水果的比例很小,而且都分地区来给。
因为朝鲜是在向我们讨饭,所以他们给我们的资料上面都将自己写的很潦倒,数据都很震惊,老毛时代到江头时代朝鲜每年都会因为饥荒而饿死人,数值有时候高达上万?真的假的,有意思的是小平时代,就是我说的不知道是97还是98年,或者更早一点,不是说援助最低吗,那个时候居然死的人的比例是相对很少的,真有意思,但是到了江头的时代,每当我们援助少的时候,朝鲜就会饿死很多人,给的多的就会饿死很少人,这个总算是正常了,但是我不禁纳闷,你们朝鲜难道要我们来养着呀,自己不会动手动脚吗?
其实导弹和核弹这个东西朝鲜的老百姓,甚至军人都了解的不深刻,我们从国外的描写其实比他们的消息要丰富的很多,就好象国外来描写我们祖国一样,精光他们仅仅是知道核弹是一个很厉害的炸弹,日本就是被核弹打败的(他们的话),按照他们的话说,只要拥有了核弹就不被欺负,就能保卫世界和平,其实你不知道,在朝鲜,其实核弹是一个算的上是可以讨论的话题(志愿军都没有这样的待遇),为什么,就是进位小金宣传的(我也只能说这么多了,再多地牵扯政治我不想)。
至于导弹,你相信我,你去到朝鲜问10个人,能回答你的绝对不会超过3个,而且我们和他们交流都是采取试探性的语言,你认为我们孤身一人在这样的国家,应该首先考虑的是安全还是首先考虑求知?你没有到那里的经历,等你感受到那里的静悄悄的气愤,不是一片静悄悄,而是整个国家都这样,可以说阴森的可怕的时候,你也就明白我的感受了
危险的人际关系
我和精光在对待他们领袖上面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在平壤随处可见老金和小金的标语牌,当然老金的多点,起码还多个永生塔,老金和小金在全国各地为自己树立的这些墓碑(我认为的)达到了几万座之多,朝鲜人在他们长期的教化之下,将这些当成他们心灵的寄托,精光有思想上的低潮时(一般都是在他们开思想交流会后,由于朝鲜提朝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样对人际关系损害很大),就会自己一个人到金日成综合大学主楼前面耸立的“领袖象”下去倾诉,他们觉得这样的现象很正常。
我在金日成综合大学里经常看见有人低头矗立在老金的墓碑前,问了精光,才知道,一般是这个人有心事了,无处倾诉,就只好来找老金了,在精光的描述中,我感觉到,在朝鲜这里,由于批判与自我批判的存在,大家为了体现他们所谓的进步,想方设法地揭发别人,要是按照一天揭发一件的话,平均一个成年人一辈子几乎要揭发一万二千件的别人的罪行或不足,或者思想上的落后问题,(哪里有那么多问题给他们揭发的),这样就造成了朝鲜人相互彼此之间感情的淡薄,他们人与人之间封闭的很深,不敢把自己的心事告诉别人,担心一不对就会被别人当作揭发的对象,所以朝鲜人之间的交往真可以称的上是泛泛之交了,仅仅是停留在表面上的,除了这个,朝鲜人还有一个习惯,就是“终身敌人制度”,这个是在平壤普遍的现象,在别的地方不知道是不是,这个代表什么意思呢?
这个意思是,比如说平时不是要求揭发检举别人吗,因为大家内心都封闭不向别人透露,朝鲜人能大范围地乱咬一气,只有将目标对准一个人,一般都是单位的同时或工厂里面的工友,你只要将他选择为了检举斗争的对象,那么在长大几十年的成年人寿命期内,你平时开思想交流会的时候一般就会将他当作攻击的对象,他也不例外,一个人将另外一个人当做了检举对象,别人就不能再将他当做检举对象了,这样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和人之间过度的交恶,你要是将他当成检举对象,只要在思想交流会上一说他的名字,那个人就会马上明白,我想朝鲜人很敏感也就是由此而来。两人并不是平时相互看不顺眼才能成为相互的检举对象的,往往他们两个之前并没有交往,但是一旦成为敌人后,他们句开始想方设法地搜集对方的黑材料,因为你不揭发他,那么他照样也会揭发你。
我问精光,你的“对象”固定了,他告诉我满意班是工作了才叫“对象”,现在的按照他的话说,只能称的上是:实验品,但是他告诉我,他的实验品很不好对付,按照他的话说,平时揭发的内容无非是走过领袖墓碑的时候没有敬礼了,上班的时候打哈欠了之类的无聊问题,他们其实对这些揭发很麻木,一般揭发完了之后就是照本宣科的检讨,要是有人运气背,当天有诸如迟到的“重大”劣迹被揭发了出来,大家几一起批判他,那个人内心不好受就会到小金或者老金的墓碑去哭诉寻求心灵上的慰藉。这就是为什么,他们把小金或者老金当成心灵上的寄托一样,他们认为只有小金或者老金才是他们的知心人,但是他们有没有想过,这样的局面是谁造成的呢。
但是总而言知,他们对小金老金的尊敬演变成为对他们的墓碑爱屋及乌,他们经常自发地去打扫,精光告诉我,有一个小学生,为了打扫落在小金标语牌顶上的落叶(标语牌最低的也有3米),而从上面摔了下来,断了骨头,但是在采访她的时候,小学生动情地说:宁可牺牲我的性命,也不愿看见我们伟大的XXXXX有一点的污渍,我的人生就是奉献给我们的伟大领袖的。精光说到这里,眼里含着泪光……
我感到一阵不寒而栗。
医疗
继续写吧,让你们也明白明白点平时看不见的。
先说说平壤你医疗,在朝鲜,医疗是免费的,但是医疗的免费却没有真正地落实,尤其是80年代过后,在朝鲜,医院的大夫是一个非常非常让人羡慕的职业,我印象中的朝鲜,只要是医院的工作,没有不令人羡慕的,在朝鲜,“关系”学这个概念与国内比较,我个人感觉更甚,你没有一定的关系,在那里更难生存,你要是有个一般病情,头疼脑热的,朝鲜老百姓一般是干挺或者是采取土医治疗,要是有需要动手术的,那么你的运气就不会那么好了,你得层层地找关系,或者就是你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能买到指标。所以,在朝鲜要是有人生病了,不一定能得到及时的救治,在那里死亡的很多几乎是怀孕妇女,尤其以平壤以外的地区居多,故此我感觉,其实朝鲜缺乏的是医药而不是粮食。
朝鲜平壤的医生是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但是他们的素质我不敢恭维,当然,在平壤,能最后成为医生的,必然算的上是精英中的精英了,但是他们一旦成为了医生后,就会想方设法地敛财,在朝鲜,医生的贪污与受贿是一个公开的现象,但是没有人去过多地国文,一个医生或者护士的职业足以令一个6口之家丰衣足食,朝鲜疾病发生率很高,还有就是传染病流行,老百姓在看病的时候,少不了将自己辛辛苦苦积攒的或者从黑市上交换来的一块布,一双鞋,或者是一点好的东西,拿去贿赂医生以挽救家人,一般在平壤还好,但是精光告诉我,他一旦要结婚的话,就得早早地开始积攒“储备”了,什么叫储备,我给大家解释一下。
朝鲜没有计划生育,朝鲜鼓励多生以及早婚,一般要是一个妇女生了3个孩子的,全家就可以晚上班一小时,早下班一小时,节假日比别的家庭多配发10%的粮食,所以朝鲜都是3~6口的大家庭居多,当然也有生孩子少的,但是在朝鲜这样一个高出生率的国家里,医疗条件却没有跟上,故此妇女一般在怀孕期营养很难保证,还有就是在生产的过程中妇女死亡率很高,(在朝鲜要是发生难产事故,一般都救母亲,孩子处理掉),这样导致一个家庭只能靠走后门来寻求医疗上的保障,所以我觉得朝鲜的医生比我们国内的还黑,精光所说的“储备”,就是因为在朝鲜这样一个物资奇缺的地方,你只能事先预备好点钱呀或者硬通货以备不时之需,要不你一旦遇到类似问题,那么只有眼巴巴地看着,这样很残酷,但是老百姓都麻木了,已经习以为常。
而我感觉到的是莫名的悲哀。
特别教师
其实,我在朝鲜的时候,接触到了几个金日成综合大学的特别教师。为什么叫他们特别教师呢,因为他们年纪最小的也已经有50多岁到60岁,但是他们却没有教授的头衔,面容表情也很痛苦,在这里他们的待遇还算可以,起码饿不死,这里他们是一个可以公开讨论的话题,他们是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从国内跑到朝鲜去的人,还有就是文革时候去的,但是后来祖国经济发展了,他们想跑回来,但是祖国拒绝了他们,因为他们相当于当了墙头草了。
他们在平壤的生活不尽人意,但是因为去的人很多是知识分子,所以待遇还算不错,但是他们的子女就不是很好了,学生对他们很有礼貌,但是充满了戒备心理,平时仅仅是面子上面的交流。朝鲜当局很有一点残酷的味道,他们容许我们和那些人交流,喜欢看他们痛苦的表情。
我接触的一个教师已经50多岁了,他见到我的时候很紧张,现在已经不象以前那样要有监察人员陪同了,精光在旁边就可以,那个教师不能到我们住的地方去,我们只能在食堂或者别的地方公开地交流。
教师脸色很低沉,眼光都是在不停地在看自己的鞋子和我的鞋子,他穿着一双蓝边白底的象闲鞋一样的鞋子,洗的有点发白,而我穿的是李宁。
我们开始自我介绍了之后,沉默了一段,还是他首先打破僵局的。“你这个鞋子……很好看。”我惊讶他汉语还是这么流利,很大程度上区别于精光他们。
“其实,在家里面。我尽量和妻子说普通话”他说这样的话的时候,脸上有一抹羞愧的色彩。
“中国现在很好吧?”他的话引起了我的一丝不快,“我的祖国现在很不错。”我这么回答他的。
他可能感觉到了我的不满,脸红了。
我看着他的样子,消瘦,眼睛里面满是惊恐的神色,又有些不忍。
“你现在过的怎么样?”我这么问他,实在是没有话可以问了。
“当时年轻,有些冲动”他一再这么说。
“国内还有家人吗?”我问题可能触动了他的心事。他欲言又止,想必是有的,这个问题他没有回答。
“那么能联络到吗?”我问。
“以前争取过一个指标,到新义洲旁边见过一面。”他说的。
“当时很感激帮我的中国交流团,我也是命好,负责接待了他们”
他告诉我,他的父母已经去世,还有一个姐姐,他不同于其他投到朝鲜的朝鲜族人,那些人可以靠步行走到新义洲然后靠偷渡去中国找亲人,因为他们原先一般都住的比较近,但是他不一样,他的家在河北,相对而言,太远了。
那次见面她姐姐没有来,姐姐的儿子来了,给他带了很多东西,在旁边监视的朝鲜监察官员注视下,他哭的很厉害,姐姐托儿子给了带来的香烟被他用于贿赂了监察的官员,才换取了短暂的独处,还暗地给了他4000美金,这样他回去的生活就好过了一点。
“你想过回去吗?”我问的很冒昧。
“不敢想了,怕了,也认了。”这句话让我体会到了一个投朝者深深的悔恨与长期的无奈。
归罪美国
为什么小金的政权能存在,我觉得这个也归功于他基础打的好,他们把一切矛盾都归罪于美帝国主义。把遇到的一切困难都归罪于美帝国主义。他们利用这种宣传缓解国内的矛盾,挑起国内人民对美国的愤慨。
其实我所接触的朝鲜人读一自己现在的生活存在着一种朦胧的感觉,就是在小金的宣扬下,认为领袖是对的,人人都羡慕他们的生活,但是在内心里面又存在着寻知的渴望,他们想知道外面的世界别人过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来了解这个事情,在94年后的几年,开始通过某些能接触到国外的人(首先是高官呀,做贸易的呀),的闲谈中了解,后来就开始一个传一个这样地散播,当中也有被小金收拾的几次,小金也懂得做人,时不时给自己的人民一些渴望,大致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在这种艰难困苦的情况下,朝鲜的民众并不抱怨政府。他们说这些都是美帝国主义造成的。是美国封锁我们,使我们这么困难。
其实并非他们愚昧,他们只是被人洗脑了。
所以有人说的好:朝鲜这个国家是个外表和实际反差最大的国家。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如果你做为一个游客,随组织好的团队到朝鲜做短暂的旅游,那么你所见到的一切都很美好。旅游线路经过的地方,农村的集体农庄住的都是楼房。你下榻的宾馆,服务员会精心热情地为你服务。到学校参观,你会看到天真烂漫的儿童为你表演节目。平壤的整洁的市容,美丽的景色,都会令你惊叹。总之,你所见到的一切都会感觉朝鲜人民很幸福,这真的是一个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国家。
婚姻
谈谈朝鲜的婚姻。
朝鲜的离婚率是极低的,即使有家室的中年人,即便在婚姻上因性格志趣、经济家务、习性情感等出现了裂痕,也是绝对不敢迈出离婚这一步的。因为整个社会在道德层面上,对“离婚”持强烈的负面评价(朝鲜书报极力宣传“美帝”、“资本主义”的离婚率高,以证实“生活腐朽”)。个人的离婚理由一旦公开提出,立即就会被戴上“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的标签,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前途。只得以放弃撞开离婚大门为代价,来认同、来维护以强调“主体思想”的权威。
在平壤,恋爱是自由的,婚姻得经过组织的审查,平壤金日成综合大学里面也可以看见一对对的男女,但是他们最组过火的表现也仅仅是公开的牵手而已,绝大多数其实就是只能以交流思想的名义走的很近。
妇女在朝鲜其实是一个承担了很大部分家庭劳动的角色,妇女在朝鲜的地位并不是很平等,我在金日成综合大学里面就看出来。精光他们只不过好象是为了完成任务,更多的是带有监视成分才会跟我们一起的,我在想,难道是怕朝鲜的MM见我们长的帅跟我们跑了不成?这个推论我们经过认真讨论觉得是正确的。呵呵
其实你在平壤,经常可以听见有人在唱歌,大部分是女性,我看他们唱的很不错,声音清脆,比国内的某些歌星那些造作的声音要好的多,而且他们不怕生,你可以和他们一起唱歌跳舞,不过我们没有尝试过,我们仅仅是看见其他朝鲜人和他们一起在周日的时候在小金或老金的墓碑下跳舞,真是素未谋面的人就可以加进去的感觉。
我们在平壤为什么算的上是优待呢,就从他们给我们提供的饮食上可以看的出来,我们在朝鲜吃的饭菜是热的(比国内的凉一点),喝的水也是热的,他们还给了我们几个暖壶使用,要知道,精光他们一般都喝冷水吃冷饭的,还有就是他们喜欢吃辣的,而给我们的饭菜上面没有加啦,这点我们可以看出来,他们招待我们算比较高的规格了,能根据我们的具体情况来安排。
矛盾的年轻人
谈谈我对朝鲜人的感受。
精光他们可能就是一个典型的矛盾综合体。
一方面,他们对自己是很有优越感的,因为他们其实是在小金的洗脑下把自己当成了社会主义的老大哥,他们的思想里面一直认为全世界都在等着他们解放。他们现在要做的只是积蓄力量而已。
另外一方面,他们缺少象我们祖国这样的忧患意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自己现在面临着怎么样的困境,这一点上,他们的忧患意识连韩国都不如,当然,这个也是教化的,因为在小金的世界里,没有人真能象韩国那样动不动就大喊大叫地。其实你们不知道,朝鲜人在对待事物方面,很是欺软怕硬,我自我感觉。
还有,虽然他们现在是有优越感,但是他们却充满了困惑,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既然全世界都羡慕他们,那么为什么他们的生活还是那么困苦呢,这个是他们很多人心中的一个结。
再次,他们并非是我们祖国宣传还有他们宣称的那样和我们的关系是用鲜血构筑的,其实在朝鲜,他们对待我们的感觉可能说实在话,还不如他们认为的敌人韩国好,这一点从志愿军在朝鲜的地位就能看的出来,他们现在对于志愿军的功绩只字不提,是真正地不提呀,我想要是有到板门店旅游过的人就知道了,领队说,他们去的时候,朝鲜的讲解员将所有的功绩都揽到了老金身上,现在朝鲜小学的课本里还吹嘘着老金用步枪将美国的喷气机一枪干下来的事情,据说当时彭大将军也在场,被他们编的说是彭大将军屁滚尿流,我听了不免有些气恼,是人都可以用脑子想出来,我们的人在怎么样,怎么可能如此不济??就好象史书是靠人所编撰的,这样往往带了很大一部分的个人意见与评价,但是,评价是主观地,君不见历史书上总记载或提及有勇无谋之辈。
虽史书所提及有勇无谋之辈时常是为了衬托主刻画人物,但是我们细想,此人残留于历史之中,怎可能如此不济?国君,主帅怎能如儿戏一般将数万兵马交予此人?
没有中国拖累已解放世界
精光他们的父辈们更是在中国的问题上报理所当然的应该得的态度,因为在他们的思维里,其实是他们一直在保护着中国不受到美国的侵略,现在领队说他们的史书里面仍旧清晰地记载着是他们抗击了美国,搞的美国现在一直被他们压制在境外,而我们中国,就躲在了他们背后享受着,所以在他们的心目中,中国是靠他们的鲜血来保护的,所以中国感激他们,这么多年来一直给他们送钱送东西,(他们把我们的援助当什么了?),他们认为他们的这些得到的理所当然。
什么狗屁逻辑?
你们不知道,在朝鲜,我没有看见一幅世界地图。可能这个也是宣传的需要吧,要不小金要是给他们看了,可能他们看见中国这么大,他们就该怀疑了。
还有就是上个世纪(年代我忘记了)的时候,当时朝鲜不是和我们闹的很僵吗,当时不是据说老毛的儿子的坟墓都让他们给扒了吗,现在朝鲜的老人都在教育精光他们,说是当时的中国背信弃义,怎么怎么样,具体的可以参照我们和苏联的事情。这个就是他们对中国的印象,你说,要是按照他们对我们的这个思维,你说他们真能是对我们好吗?我觉得不是,只不过他们对我们有要求而已。
在他们的概念里,认为朝鲜和资本主义国家永远没有中间线路可言,但是除了韩国之外,他们认为韩国之所以有今天完全是美国的蒙蔽和历史的原因,在这里不得不提一点,平壤人的历史概念里,普遍的观念是因为我们祖国,中国这个大后方拖累了他们当时统一朝鲜半岛的,根据精光的描述,他们本来已经将帝国主义赶下了大海,但是中国方面苦苦要求说,国家(指我们祖国)已经不能再这样拖累下去了。所以伟大的领袖才不得不考虑了大多数人的利益……
“其实,要是当初我们能再坚持一年,那么到现在我们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旗帜早已插遍世界每个角落”这个是他老师告诉他的。精光说的时候,理所当然地语气坚定,惋惜之情自然流露,
但是,在朝鲜年轻人中,有一种想法很普遍:自1953年“战争胜利”以来,50年过去了,朝鲜想必已经积蓄了足够解放全世界,或者不说全世界,起码是亚洲的力量。他们普遍想来一场战争,他们的父辈们我不知道有没有向他们描述过类似的概念,我想,上梁不正下梁歪。